(南方凤凰台)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 专题16 选修3-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修31930年泡利提出,在衰变中除了电子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质量的反中微子 e变方程为31H 2e+ e,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氚原子组成一个氚气分子,中的一个氚核一定会发生衰变B. 夜光手表中指针处的氚气灯放出射线撞击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C. 氚气在一个大气压下,时可液化 ,液化后氚的衰变速度变慢D. 氚与氧反应生成的超重水没有放射性(2)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衰变后32,沿反方向运动的电子动量大小为p 2(p1则反中微子 e的动量大小为32、m1、m 2和m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氚核衰变释 2、放的能量为 .(3) 电子撞击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激发后能放出 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则电子的动能至少为多大?2. (1) 下列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 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2) 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种, 其中最短波长为 m.(已知普朗克常量h=0 s)(3) 速度为3 m/后甲以1 m/3. (1)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 3、能级图,a、b、 ,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 ,则正确的是. (2) 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 ,其核反应方程式为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3) A、,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A、E (1)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 . A.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 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 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 就可以让手机不充电 4、使用5 u)是一种人造同位素,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硬币大小的“核电池” 用氘核21(D)轰击铀2389(U)生成镎(两个相同的粒子X,核反应方程是2389U 1p+2X. 镎(出一个粒子3894核反应方程是2389u+,. (3) 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后转化为光子的过程被称为湮灭. 静止的一对正、负电子湮灭会产生两个同频率的光子,且两个光子呈180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 电子质量m=0 空中光速c=310 8 m/s,普朗克常量为h=0s,求一对静止的正、负电子湮灭后产生的光子的频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修31) B(2) p 2m 1) 氢原子能放出光子的种类数(-)n=6,则量子数n= (1) 2) 100 3) 2 m/s(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代入数据得v 2=2 m/(1) C(2) 10nQ(3) 21E (1) C(2) 10n - e(3) 总动量为零,遵循动量守恒定律.0 20 1) 电子的衍射说明了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不是光具有波动性. 亮纹处说明电子到达的几率大,综上所述选项2)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到n,e.(3) 总动量要为零,遵循动量守恒.2=2=2020 Hz.。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