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大道之行也(1)内容摘要:

如何评价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 五读 悟情感 (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 3) 能否实现。 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 太平盛世 ,所以有这番言论。 写作背景 和 《 桃花源记 》 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 《 桃花源记 》 相对应的句子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 …… 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讲信修睦 男有分,女有归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 太平盛世 ,所以有这番言论。 写作背景 2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 “ 大同 ” 社会的理想, 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的追求,到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 社会实现 “ 大同 ”了吗。 对照课文内容说一说,我们现实生活中 “ 大同 ” 的踪影吗。 我国 2020年 3月 5日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惠民政策: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农民工 保健制度覆盖城乡、西部地区 “ 两基 ”攻坚计划、解决 低收入家庭住房 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师范生基本卫生 免费教育、 农村 免除义务教育 学杂费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