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突破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检测 热点强化突破(十三) 动量守恒定律 近代物理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十三)热点 1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往年高考对该热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以及与能量守恒定律、核反应相结合的综合题上题型以计算题为主1(2014高考山东卷)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 A、B 用橡皮筋连接,A 的质量为 B 静止,给 A 向左的初速度 与 A 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 A 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 B 的速度的一半求:(1)B 的质量;(2)碰撞过程中 A、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解析:(1)以初速度 B 的质量为 、B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意知:碰撞前瞬间 A 的速度为 ,碰撞前瞬间 B 的 2、速度为 2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m mB)v . )从开始到碰后的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m B)v 设碰撞过程 A、B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 E,则E m 2 v)2 (m mB) 12 (12 12联立式得 E 16 20答案:(1) (2) 6 202(2015沈阳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0 平板小车,小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挡板上固定一轻质细弹簧,位于小车上 A 点处的质量为 1.0 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与木块间无相互作用力木块与 A 点左侧的车面之间有摩擦,与 A 点右侧的车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现小车与木块一起以 .0 m/s 3、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车将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车以 .0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取g10 m/s 2.(1)求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2)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小车撞墙后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和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析:(1)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p m 1(v 0)12 m/s.(2)小车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木块与小车间发生相对运动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二者速度大小相等,此后木块和小车在弹簧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变速运动,直到二者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此后,二者相对静止整 4、个过程中,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小车和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为 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2m 1m 2)vm/v 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最大弹性势能为 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1m 2)1 12 20 12解得 1)12 kgm/s (2)m/ s3(2014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的水平轨道中, 的中点 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 轨道向右以速度 静止在 A 点的物体 撞,并接合成复合体 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 s 至 s 内工作,已知 2的质量都为 m1 与 的动摩擦因数为 B 段长 L4 m,g 取 10 m/ 1、P 5、 2 和 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1)若 m/s,求 2 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和碰撞损失的动能;(2)若 P 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 B 点,求 取值范围和 P 向左经过 A 点时的最大动能 1)设 2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为 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v 2 3 m/E k 21 12 2解得 J.(2)P 滑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2 从 A 点运动到 C 再返回 B 点的全过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3Lv 2t L 2 s 时通过 B 点,解得:v 114 m /s若 4 s 时通过 B 点,解得:v 110 m /s故 0 m/sv 6、114 m/ A 开始滑动到返回 A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知2LE 2当 m/s 时,复合体向左通过 A 点时的动能最大,解得 E17 J 1)3 m/s9 J(2)10 m/sv 114 m /s17 世昌的博客 原子跃迁与光电效应的综合考查核心是根据玻尔理论确定原子跃迁放出光子的频率,利用光电效应规律或光电效应方程,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或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注意单位统一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 n5 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可能发出_种能量不同的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_若用此光照射到逸出功为 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反向遏止电压为_V 量氢原子从 n5 激发态跃迁,最 7、终都会跃迁到 n1 的基态,但路径不同,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不同,可能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共计 C 10 种能级差最大时辐射出的光子频率最大,即从 n5 直25接跃迁到 n1,辐射光子能量 13.6 光电管上,逸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EkW 09.8 需要的反向遏止电压 U 02015江西八所重点中学联考)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 n4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6 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 n4 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6 种光子中有 2 种属于巴耳末系C使 n4 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8、至少要 能量D若从 n2 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E在 6 种光子中,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解析:选 跃迁的过程中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故从n4 跃迁到 n3 时释放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所以 A 错误;由题意知6 种光子中有 2 种属于巴耳末系,它们分别是从 n4 跃迁到 n2 和从 n3 跃迁到 n2时释放的光子,故 B 正确;E 4 n4 能级的电离能等于 以 C 正确;由图知,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小于 n2 9、 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所以 D 错误;在 6 种光子中,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最大,频率最高,故其康普顿效应最明显,所以 E 正确热点 3核反应及核能本热点主要考查核反应类型、核反应遵守的规律、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以及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的计算,核的衰变是重点6在中子、质子、电子、正电子、 粒子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粒子,分别补全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U _ ; C_. 在以 U 为燃料的原子核23892 23490 94 42 126 23592反应堆中, U 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23592U n n,其中 U 的质量为 u、中子 10、的质量为 23592 10 13954 9438 10 23592u、 质量为 u、 质量为 u,已知 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13954 此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质量数守恒可以补全核反应方程;核反应前后,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u u,释放的能量为 E80 答案: n18042 107(2015山东临沂模拟)在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1)中微子与水中的 H 发生核反 11、应,产生中子 ( n)和正电子( e),即中微子1 10 0 1 H n 0 0 1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 和 0 B0 和 1C1 和 0 D1 和 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e e20 1 0 1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 031 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解析:(1)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A 正确(2)由能量守恒有 2E2m 以 Em 0 31 (08)2 J0 14 3)粒子的动量 p ,物质波的波长 2mn pn n1)A(2)0 14 遵循动量守恒(3)ne。(热点强化突破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检测 热点强化突破(十三) 动量守恒定律 近代物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