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6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2年模拟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 组20142015 年模拟基础题时间:15 分钟 分值:25 分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2015 浙江台州中学月考,12)某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物体() s 内加速运动,第 2、3 s 内减速运动,第 3 s s 末和第 4 s 末速度都是 8 m/ s 末物体位移是 10 s 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2.(2014 北京 101 中学阶段测试 ,9)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以判断 () s 内与第 2 s s .5 s 与第 2.5 s s 末和 2、第 5 s 末物体的位置相同3.(2014 山东文登期中,2)如图所示为 A、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 线。 已知第 3 s 末他们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速度比物体 B 在 3 s 内的位移为 12 、B 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 B 在 A 前 6 、B 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 B 在 A 前 3 2014 浙江温州联合体,16)我国第一条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已于 2003 年 10 月 1 日正式运营。 据报道,上海磁浮线全长 33 000 m,全程行驶约 7 0 s,列车的最高速度为 120 m/s。 如图所示,为列车达到最高时速前的速度图线 段位移为 3、 14 700 m,则列车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 m/ m/ m/ m/2014 浙江金华十校期末,7)下列所给的图像中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是()B 组20142015 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30 分钟 分值:40 分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2015 浙江大联考一联,10)如图所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的实线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切点的坐标分别为(0,10)和(10,0)。 则( )0 s 内的位移为 45 0 s 内的位移为 21.5 s 末时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 s 末时的加速度大 4、小约为 m/2014 浙江杭州质检,2)对下列各图中蕴含信息的分析和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4 浙江新高考联盟一联 ,7)如图所示,杭州地铁 1 号线于 2012 年 11 月 24 日正式通车。 已知相距 4 000 m 的甲乙两站之间的线路为直线 ,在调试运行时,列车出站加速和进站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 m/途保持匀速运行。 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出发到乙站停止正好用时 4 次调试时,列车从甲站出发比原定的出发时间晚了 20 s,但仍保持与原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和进站,要使列车仍然准点到达乙站,则此次列车出站加速的时间应为()s s C. 40 s 2014 5、 北京东城期末,10)为了测量蹦床运动员从蹦床上跃起的高度 ,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法:他们在蹦床的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 ,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来推测运动员跃起的高度。 如图为某段时间内蹦床运动员的压力动员在空中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可视为质点,则可估算出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取 10 m/) m m C. 5.0 m 选择题(5 题 8 分,6 题 12 分,共 20 分)5.(2015 浙江温州十校期中,1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为 a,经过一段时间当速度为 v 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改变。 为使这个物体再经过加速过程 6、所用时间的 N 倍时间恰能回到原出发点 ,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多大?6.(2014 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 ,23)汽车在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紧急情况直至踩下制动踏板发生制动作用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 汽车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作用至汽车完全停止时,轮胎在路面上出现明显的拖印的距离。 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 15 m。 取 g=10 m/1)求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汽车以 90 km/h 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驶的安全距 7、离为 60 m,求驾驶员的反应时间;(3)若汽车以 90 km/h 的速度在浮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看到前方有事故,立即制动后还是与相距 108 m 的汽车追尾,求汽车追尾瞬间的速度大小。 A 组20142015 年模拟体在第 1 s 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第 2、3 s 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图线与 t 轴所围的“面积” 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可知,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所以第 3 s 末没有回到出发点,A 错误。 第 1 s 末速度为 v=1 m/s=8 m/s,根据“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可知 04 v=8 m/s,所以第 4 s 末速度是 8 m/s,B 正确。 第 2 s 末物体位移 8、是x=(812+81-412) m=10 m,C 正确。 第 3 s 末速度为零,接着仍沿原方向运动,故 D 错误。 该速度1 s 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 A、B 选项错误;在 1.5 s 和 2.5 s 时都处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所以这两个时刻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 C 选项错误; 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可知 3 s 末和 5 s 末物体处于同一位置,D 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在速度线的斜率代表的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线知 A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 B 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 A 正确 9、;在速度线与 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A 物体的位移为 43 m=6 m,B 物体的位移为 23 m=3 m,出发时 ,物体 B 在 A 前面 3 m,B、C 错误,D 正确。 B 点对应的时间为 t,则由 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知+=14 700,得 t=95 s,则 a= m/.5 m/ B 正确。 12060215析 A 图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 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A 正确;分析 B 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一直增大,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 ,B 错误;分析C 图可知,无法知道物体的初始状态 ,故 2 s 末物体不一定回到初始位置,C 错误; 10、 分析 D 图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s 末时物体总位移为零,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D 正确。 B 组20142015 年模拟提升 题组一、点在 10 s 内的位移等于四分之一圆弧跟两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 x=(1010010)m=21.5 m,B 正确、 A 错误; 如图所示,质点在第 5 s 末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圆上 a 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由数学知识知斜率 k=-此质点在第 5 s 末时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 正确、C 错误。 体重力 G=力- 质量图像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 g,斜率不变,则重力加速度不变,A 正确;位移图乙中斜率为负表示速度为负方向,而斜率大小不变,说明速度不变为 11、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受力平衡,B 正确;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动能Ek=m(,动能与时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图像不是直线,C 错误;速度丁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加速度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得合外力随时间减小, 像,由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知 000,解得 t=20 s 或 t=200 s(舍去),故 A 正确。 于要估算出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跃起的最大高度,所以只能选择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段研究,这样有三段时间可用:0s、s、.9 s,要求跃起的最大高度,只能选时间间隔最长的一段进行计算,故选 .9 s,运动员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利用对称性可知,运动员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最长时间 12、为 1 s,由 h=项 C 正确。 二、非选择题5. 答案a v+1解析 取加速度 a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以加速度 a 加速运 动时有: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v=移为v 解得:a=v=v=- v+1即回到原出发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v,方向与原来的运动 方向相反。 +16. 答案(1)2)0.6 s(3)5 m/ (1)汽车以 30 km/h 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 动距离为 5.0 m,由,mg=2121得到 = =2121(2)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相同 ,由于 x= ,汽车以 30 22km/h 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 5.0 m,因此汽车以 90 km/h 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 45 0 m=15 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 s=0.6 s221525(3)汽车在浮雪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相同 ,汽车以 30 km/h 的速度在浮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 15 m,则 = m/212312554汽车以 90 km/h 的速度行驶在浮雪路面上制 动 08 m 后的速度v= = m/s= m/s=5 m/s2222。(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6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2年模拟
相关推荐
制作人:新洲吴秋生 共享版权:所有化学教师 3 / 6 26. (15 分 )四苯基乙烯 (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 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以下是 TPE 的两条合成路线 (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 C7H8试 剂 Y△C O O HC O B rP B r3△A B CB rEC1 3H1 2OOT i C l4Z nFDT P E (1)A的名称是 ; 试剂 Y 为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4 课标,19,6 分)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 重庆理综,3,6 分)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 a、b 两点运动到 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 a、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 b,则()b,b b,b,固定点电荷。 已知 b 点处的场强为零 ,则 d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场的力的性质A 组20142015 年模拟 基础题组时间:15 分钟 分值:25 分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2015 浙江学易大联考,1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电荷量分别是 m1、q 1和 m2、q 2的带电小球,用长度不等的轻丝线悬挂起来。 当两球静止时,两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 和(),且两小球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据此可知(
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 通入 N2排尽空气后,于 400℃ 加热装置 A至 (NH4)2SO4 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 N2。 观察到装置 A、 D 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 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 D 内溶液中有 SO2- 3 ,无 SO2- 4。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 D 内溶液 中有 SO2- 3 ,无 SO2- 4
2SO4 溶液中易溶 ② 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 是 ③ 经 检测, H2SO4层中 c(H+):c(SO2-4 ) =: 1,其比值大于 2 的原因。 (3)反应 Ⅱ : 2H2SO4(l)=2SO2(g) + O2(g) +2H2O(g) △H=+550kJ•mol- 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 i. H2SO4(l) =SO3(g) +H2O(g) , △H=+177kJ•mol- 1 ii.
I can’t see it. 63. The hat began to fill up. 64. He wanted to check if there were some changes. 65. They probably felt they themselves were luckier than the blind boy and were willing to help h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