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5章 机械能 第3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十七)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2014南京模拟)自由下落的物体,其动能与位移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该物体的()图 1A质量 B机械能C重力大小 D重力加速度2(2014安庆模拟)如图 2 是被誉为 “豪小子”的华裔球员林书豪在 场上投二分球时的照片。 现假设林书豪准备投二分球前先屈腿下蹲再竖直向上跃起,已知林书豪的质量为 m,双脚离开地面时的速度为 v,从开始下蹲到跃起过程中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A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 0B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 下蹲到离开地面上升过 2、程中,他的机械能守恒D离开地面后,他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3如图 3 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轨道,其中 长为 R 的粗糙水平直轨道,圆心为 O、半径为 R 的 3/4 光滑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 B 点。 在推力作用下,质量为 m 的小滑块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 B 点时即撤去推力,小滑块恰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 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以 为零重力势能面)则小滑块( )图 3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经 B 点时加速度为零B在 运动的加速度为 2.5 C 点时合外力的瞬时功率为 mg 滑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方4如图 3、 4 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直立于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从离弹簧顶端正上方 h 高处由静止释放,当物体 A 下降到最低点 P 时,其速度变为零,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将质量为 2m 的物体 B 从离弹簧顶端正上方 h 高处由静止释放,当物体 B 也下降到 P 处时,其速度为()图 4A. h gh (2013自贡模拟)如图 5 所示,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左侧斜面倾角为60,右侧斜面倾角为 30,A 、B 两个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分别置于斜面上,两物体下边缘位于同一高度且处于平衡状态,不考虑所有的摩擦,滑轮两边的轻绳都平行于斜面。 若剪断轻绳,让物体从 4、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 5A着地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B着地瞬间两物体的机械能相等C着地瞬间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功率相等D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Am B1 36如图 6 所示,质量、初速度大小都相同的 A、B、C 三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竖直上抛,B 球以倾斜角 斜向上抛,空气阻力不计,C 球沿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滑,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hA、h B、h C,则( )图 6Ah Ah Bh C Bh Ah Dh Ah C项选择题7图 7 甲中弹丸以一定的初始速度在光滑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图乙中的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7A图甲弹丸在上 5、升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B图甲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图乙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增大D图乙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不变8如图 8 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8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B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斜劈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大量9.(2014南京模拟)如图 9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 现将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 B 点,已知 6、度小于 度,弹簧处于 B 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 在小球由 A 到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的位置有两个B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C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D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10(2014济南模拟)如图 10 所示,将质量为 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 d,杆上的 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 B 点在 A 点下方距离为 d 处。 现将环从 A 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 7、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0A环到达 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h到达 B 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环从 A 到 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选择题11(2013安徽师大附中摸底) 如图 11 所示,一半径 r0.2 m 的 1/4 光滑圆弧形槽底端 B 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 m/s,长为 L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内壁光滑的中空方形细管, 为圆心、半径 Rm 的一小段圆弧,管的 D 端弯成与水平传带 C 端平滑相接,O 点位于地面,线竖直。 一质量为 M0.2 物块 a 从圆弧顶端 A 点无初速滑下 8、,滑到传送带上后做匀加速运动,过后滑块被传送带送入管 知 a 物块可视为质点,a 横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横截面,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图 11(1)滑块 a 到达底端 B 时的速度大小 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滑块 a 刚到达管顶 F 点时对管壁的压力。 12(2014淮安模拟)如图 12 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 齐,静止放于倾角为 53的光滑斜面上。 一长为 L9 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1 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在位置C 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 D 时,细绳刚好被拉断。 之后小球在运动过 9、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 x5 g10 m/s 2,30.8,3 :图 12(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2)D 点到水平线 高度 h;(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案1选 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Ek能 h 的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该物体的重力大小,选项 C 正确。 2选 A球员从地面跃起的过程中,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作用点位移为零,支持力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林书豪从地面上升过程中,消耗自身能量,其机械能增大,C 错误;离开地面后,林书豪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均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D 错误。 3选 B小滑块经过 B 点时具有向心加速度, A 错误;小滑块在 C 点时合外 10、力竖直向下,速度沿水平方向,其瞬时功率为零,C 错误;由mgm , R 得:v B ,由 B,可得 a 正2 12 5 R 得:h RR,故 D 错误。 12 12 544选 D物体与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物体从释放到下降到 P 处,对质量为m 的物体 A 有 mg(hx 0)E p 弹 ,对质量为 2m 的物体 B 有 2mg(hx 0)E p 弹 21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D 正确。 gh 选 B根据初始时刻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m 0m 0,由此可得,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A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着地瞬间两3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 A、D 叙述正 11、确;着地瞬间, A 物体重力功率 PAm 0,B 物体重力功率 PBm 0,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功率相等,选项 C 叙述正确;由于两物体质量不等,初始状态两物体的机械能不等,所以着地瞬间两物体的机械能不相等,选项 B 叙述错误。 6选 DA 球和 C 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均为零,而 B 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仍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即仍有动能。 对 A、C 球的方程为 2得 h 球的方程为 12 12所以 h h,故 D 正确。 丸在光滑的碗内上升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保持不变,A 错误,B 正确;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其机械能逐渐增大,C 正确,D 错误。 8选 有竖直方向的位移,所以斜劈对球做功。 不 12、计一切摩擦,小球下滑过程中,只有小球和斜劈组成的系统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故选B、D。 9选 运动过程中 A 点为压缩状态,B 点为伸长状态,则由 A 到 B 有一状态弹力为 0 且此时弹力与杆不垂直,加速度为 g;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加速度为 g。 则有两处加速度为 g,故 A 正确;在 A 点速度为零,弹簧弹力功率为 0,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的功率为 0,有一位置的弹力为 0,其功率为 0,共 3 处,故 B 错误;因 A 点与 B 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则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故 C 正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则弹簧弹力 13、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大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故 D 错误。 10选 到达 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dd( 1)d,A 错误;环到达2 2B 处时,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与重物速度大小相等,B 错误;因环与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 C 正确;由 d)0 可解得: H d,D 正确。 析:(1)设滑块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v B2 m/s(2)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受到传送带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末速度为 滑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由速度位移关系式 2aLv C2v m/s4 m/s,可知滑块与传送带未达共速滑块从 C 至 F,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得 m/s。 在 F 处由牛顿第二定律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管上壁受压力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答案:(1)2 m/s(2)方向竖直向上12解析:(1)小球由 C 到 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5章 机械能 第3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