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四川专版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高考真题备选题库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相互作用第 1 节 重力、弹力1(2014全国卷)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 7 个指针 1、P 2、P 3、P 4、P 5、P 6 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 0、10、20、30、40、50、60 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 0 指向 0 刻度。 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x。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 m/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 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 1 3 5 0 2 2、0 30 40 50 60k(N/m) 163 8.8(m/N) 0029 6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 (2)以 n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n 图像。 1k 1k(b)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 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 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圈数 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自由长度 位为 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 _N/m。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解题。 (1)根据胡克定律有 mgk (xx 0),解得 k N/m81.7 10 2N/m,。 1k(2) 3、 k(3)根据图像可知,k 与 k ,k 与 k03n。 1)(2) n 图像如图所示1k(3)03n (在 03n 03n 之 间 均 同 样 给 分 ) 均 同 样 给 分 )2(2014浙江高考)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 1 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某次测量如图 2 所示,指针示数为_2)在弹性限度内,将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 A、B 的示数 表中数据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 /m(重力加速度 g10 m/由表中数据_(填“能”或“ 不能”) 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析:(1)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精确位 4、的下一位,由题图可知指针示数为 虑到误差范围,算对。 (2)由胡克定律 F合题表中数据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考虑到误差范围, ;对5010 31010 2于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只需要测出弹簧的形变量,结合两个指针的读数,可知指针的变化量,就是弹簧的形变量,所以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1)可)(2)可)能第 2 节 摩擦力1(2014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 关于原木 P 在支撑点 M、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 向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解析:选 AM 处支持力方向 5、垂直于地面,因此竖直向上, A 项正确;N 处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原木 P,因此 B 项错误; 项错误;,D 项错误。 第 3 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1(2014重庆高考)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 D 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 P 和 Q,P 低于 Q,绳长为 L(L )。 点 10 ( 标记为 C)系上质量为 m 的重物(不滑动) ,由测力计读出绳 C 的拉力大小 Q。 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 C 的位置,每次将 P 到 0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 由实 6、验可知:图 3曲线中拉力最大时,C 与 P 点的距离为_该曲线为_(选填:Q)的曲线。 在重物从 P 移到 Q 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_(选填:P 或 Q)点所在的立柱。 曲线、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 _N,它与 L、D、m 和重力加速度g 的关系为 _。 解析:由题图,曲线的最高点即拉力最大时,对应的 0 为绳长大于两立柱间的距离,当 物处于 时 ,一直增大到 合题图可知,曲线 为 由题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最大拉力出现在曲线上,所以最大拉力出现在 由题图,两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即拉力 ,对结点受力分析,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两拉力水平分力相等,故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相等,设为 7、 ,在竖直方向上, 2又由几何关系有 ,解两式得。 DL 2 案:60(5664 之间的值均可 )T PQ间的值均可)2 (2014江苏高考)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图 1(1)实验记录纸如图 1 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 方向分别过 ;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方向过。 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N 和。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 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 8、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 端 N 挂一重物。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 N,在白纸上记录下 N 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 N 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 3 所示。 过 O 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 a、b 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 a 和 b 时所受拉力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 2 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 2 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 9、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解析:(1)作出的图示如图所示。 (2)以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重物受到重力、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橡皮筋的拉力,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的合力为零,因橡皮筋的拉力方向相同,故橡皮筋的拉力相等。 (3)橡皮筋的形变量和所受到的力有关,选项 A 错误;从图上看,第二次运动轨迹远离皮筋第 2 次的形变量大, B 正确;两次拉伸到相同长度,第二次对应的力小,选项 C 错误;拉力越大,由题图 3 可得橡皮筋两次的长度差越大,故选项 D 正确。 (4)注意选取橡皮筋的技巧:一要新,二要弹性好;三不要超 10、过弹性限度。 故拉力不应该太大;橡皮筋不能太长;选用弹性较好的橡皮筋。 答案:(1)如图(F 合 N 都算对)(2) b(3)(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3(2012浙江理综)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 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 m1.0 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 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 g9.8 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向 11、上3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01,与弹簧秤的示数相等,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0,则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01 N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选项 C、D 错误。 32 3答案:2010广东理综)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AF BF 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意在考查考生受力分析的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A、B 等高,且两绳 O 长度相等,由平衡条件可知 们的合力大小等于 G,而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 B 项正确答案:2010山东理综)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m 2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