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6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年模拟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组20142015 年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 分钟 分值:30 分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2015 浙江大联考,6)如图所示,一小球以某一速度从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底端冲向顶端,然后又返回底端。 A、B、C 是斜面上的三个点,其中 C 为小球到达的最高点 ,B 是 的中点。 若小球在 A、C 间往返的总时间为 t,那么小球经过 B 点时速度的大小等于( )A. . . . 4 28 2162.(2014 浙江提优卷二,16)一名攀岩运动员在登上陡峭的峰顶时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块 ,8 s 后他听到石块落到地面的声音。 若考 2、虑到声音传播所需的时间,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估算山峰的实际高度值应最接近于(g 取 10 m/)m m m 2014 广东珠海摸底,1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 5t +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s 内的位移是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 m/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2014 浙江湖州中学月考,9)物体自 O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 是最高点。 测得 .8 m,.6 m,.4 m。 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 1 s。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9 m/.2 m/的距 3、离是 0.2 到 D 运动的时间是 1.5 选择题(10 分)5.(2014 浙江金华一中月考,16)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如图所示 ,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 .8 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 .2 s,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计空气阻力。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求塔顶离地面的总高度 h;(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B 组20142015 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30 分钟 分值:40 分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2014 广东执信中学月考,10)a、b 两物体同时、同 4、地、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不同,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 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 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保持不变D.a、b 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2.(2014 浙江嘉兴摸底,4)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另类加速度” 定义为 A=(s,其中 s 内的初速和末速。 A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保持不变,则 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s+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20)/23.(201 5、4 浙江湖州期中,8)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 像如图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A.8 m/0 m/s m/5 m/世昌的博客 25 m/s m/20 m/模拟改编题)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 ,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的速度为二、非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5.(2014 浙江大联考一联 6、,13)跳伞运动员从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 ,做自由落体运动。 当距离地面还有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 ,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 14.3 m/达地面时速度的大小为 5 m/s,g 取 10 m/1)求飞机悬停时距地面的高度。 (2)跳伞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6.(2014 浙江湖州中学月考,21)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 ,图甲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 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 30 高约为 m,她站在离水面 10 m 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 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 m 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 7、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 m。 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1)陈若琳起跳速度的大小。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 ( 结果可以不予以有理化)A 组20142015 年模拟基础题组一、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a=g 0= ,上升和下滑是互逆的,所以上升的时间为 ,2 2设 C、A 的距离为 x,则 x=a( )2,由 C 到 B 满足 =2a ,因此 vB= 正确。 2 2 不考虑声音的传播所需的时间,则这个山峰的高度 h=20 m。 考虑 8、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后,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小于 8 s,因此山峰高度比上面算出的值小一些。 根据上面算出的高度进行估算,声音传播的时间可取约为 0.9 s,因此山峰的实际高度估计约为h=10( m=252 m。 1 s 内的位移只需将 t=1 s 代入即可求出 x=6 m,A 错误; 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 22m/s=7 m/s,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 a=2 m/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为x= m,C 错;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D 正确。 x=a= m/.2 m/ 正确;根据 x=-2,解得初速度 .9 m/s,A 正确; 减速运动的总位移 x= = m=m,因 9、此202的距离为()m=m,C 错误; 运动的总时间 t= =4.5 s,因此从 C 到 D0运动的时间为(s=1.5 s,D 正确。 二、非选择题5. 答案(1)m(2)17.5 m/ (1)设小球到达第一层时 的速度为 有h1=g21代入数据得 3 m/=m212所以塔的总高度 h=h1+m(2)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t= =3.5 s,平均速度 =17.5 m/s。 2 B 组20142015 年模拟提升 题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a、b 初速度分别为 va=v1+at,vb=v2+ a、b 速度差 v=定,选项 A 正确;a、b 位移差 x=vt,与时间成正比,选项 D 10、 正确。 A= 和 a= 得:a= ,由此式可见,A 不变时,a 是变化的。 若 A0 且不变,说0 0 明物体做加速运动, =v,故 a=Av,a 随 v 的增大而增大,故 B 错。 若 A 不变,设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v,则有: = ,整理得:v= ,故 C 对 D 错。 0/2 /2 +题图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5 m,上升和下落的时间均为 t=2.5 s,由 hm=g=8 m/s2,v0=0 m/s,A 正确。 题图可知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相等 ,都为 d,B 对;由 x=d 可知 C 对;位置“3”是小球从位置 “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则 ,D 对;位置“ 1”到位置“2” 11、 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 23,位置 “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5. 答案(1)305 m(2) (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 动,有:- =2(-a)2221解得 = m/s=60 m/s22+22 52+225运动员在降落伞未打开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21解得:h 1= = m=180 m212飞机悬停时距地面的高度 h=h1+80 m+125 m=305 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 s=6 s16010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 =s12运动员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 t=t1+ s+s=答案(1)3 m/s(2)() (1)设起跳速度为 有= m/s=3 m/210)取向上为正,根据位移公式 x=10t0 解得 t=() 9。(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6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年模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