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6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讲 实验一_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年模拟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30 分钟 分值:40 分非选择题(共 40 分)1.(2015 浙江温州十校月考,17)(8 分)在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小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运动,如图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 、D、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乙(1)由纸带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 m/s,m/s,v D=m/s。 (2)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m/s 2。 (3)若实验中以打 A 点时开始计时 ,利用所得的数据作出小车的 线,将图线延长与纵 2、轴相交,此交点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 2.(2014 浙江湖州期末,14)(12 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1)实验中,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小车、平板、可调高度的支架、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 z 交流电源 平 )该同学在操作中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闭电源,取出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依次确定测量点( 相邻两测量点之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画出), 如乙图中 0、1、2 5 点所示。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用字母填写)。 (3)将最小刻度为 1 刻度 3、尺的 0 刻线与纸带上的 0 测量点对齐,0、1、2、5 测量点所在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测量点 5 到 0 点距离 (4)测量点 1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3.(2014 浙江衢州月考,13)(8 分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 ,甲同学设计了图 a 实验装置,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必须平衡摩擦力,将 a 实验装置中的长木板由水平放置改为倾斜放置,如图 b 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利用 a、b 装置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 (1)试判断纸带是由装置 a、还是装置 b 实验得到的?(填“a” 或“b”)。 你认为乙同学在实验中是否必须平衡摩擦力?(填“ 是”或“否 ”)。 ( 4、2)每隔四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记录各计数点与 O 计数点的距离,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v,并取计数点 O 为零时刻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 像 ,其中作图合理的是。 (3)试判断(2)问中的 像是由纸带、还是纸带的数据描绘的?(填“ ”或“”)。 4.(2014 浙江嘉兴二模,22)(12 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平板形挡光片测量滑块下滑至 A 的瞬时速度。 他先调整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 ,确定固定点 P 和 A 的位置,使 P、5.0 验操作如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将一个光电门固定于 A 点 ,将第二个光电门置于 A 点下方相距 x 的 B 点,滑块自 P 点由静止开始 5、下滑,测量经过两光电门之间的时间 t。 改变 x,重复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 乙将第二个光电门置于 A 点上方相距 x 处,重复和项相应实验操作,测量数据见下表。 x/s cm1)根据该同学所画的 线求出此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为 m/s 2。 (2)根据中给出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该情况下的 线。 (3)由所画的图线可得出滑块自 P 点由静止下滑到 A 点处的瞬时速度为 m/s。 (4)从理论上分析两图线的交点一定( 填“在”或“ 不在 ”)在纵轴上。 (5)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是。 ( 至少说明一个因素) 非选择题1. 答案(1)2)3)见解析解析 (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 数点间还有 6、 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C= = m/s=2m/s。 (2)a= =12.6 m/(2)2(3)如图所示,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开始 计时时小车的速度( 或 2. 答案(1)2)3)4)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要使用 “220 V50 交流电,测量距离要用刻度尺,故选A、C;(2)实验不需要测质量,不需要平衡摩擦力,A 、C 两步不要,由原理可得步骤顺序为3)由图乙刻度尺示数可知 4)0、2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间间隔 t=0.2 s,测量点 1 对应的瞬 时速度为 7、0、2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m/s=m/s。 23. 答案(1)a否(2)A (3)解析 (1)纸带加速度小,则 未平衡摩擦力,用装置 a 得到;本实验是通过纸带数据验证x=加速度可由纸带获得,与是否平衡摩擦力无关;(2)本题 像应为一条倾斜直线,作图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图 A 正确;(3)由纸带 数据可得 =0.4 m/s,由纸带2数据可得 m/s,因此图像由纸带数据描绘。 4. 答案(1)(2)如图所示(3)(4) 在(5)见解析解析 (1)对 应用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 x=式两边同除以 t 可得,=vA+比 线可得图线 的纵截距为滑块下滑到 A 点处的速度,图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的 一半,求得加速度为 m/2)若将第二个光电门置于 A 点的上方相距 x 处,则 x=式两边同除以 t 可得,=函数的图像与函数 =vA+好上下对称,对比 线可得图线的纵截距为滑块 下滑到 A 点处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的 绝对值为加速度的一半。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由上述分析可知滑块下滑到 A 点处的瞬时速度为 m/s。 (4)从理论上分析两图线的交点一定在纵轴上,纵坐标值都表示滑 块下滑到 A 点处的瞬时速度。 (5)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光电门位置的读数导致 x 值有误差,作图方式不尽相同导致的偶然误差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