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广东专版+习题课件+高考题库+考点通关) 第七章++静电场 阶段验收评估(七) 静 电 场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七) 静 电 场(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C根据公式 U,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2. (2015广雅中学测试)如图 1 所示,D 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 a 流向 b,不允许电流从 b 流向 a,平行板电容器 部原有电荷 P 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 和 B 的间 2、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 ,P 的运动情况将是()图 1A仍静止不动 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 D无法判断3(2015陕西师大附中模拟) 如图 2 所示,在真空中,ab、圆 O 的两条直径,在a、b 两点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2Ac、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也相同B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但电势相同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 c 点沿直线移动到 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 c 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 d 点的电势能4. (2015广雅中学测试)如图 3 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细管的圆心 O 处放一点电荷,将质量为 m、带 3、电量为 q 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 A 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 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放于圆心处的电荷在 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E BE D不能确定3(2015深圳三调)如图 4,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固定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两个点电荷,一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恰好围绕 O 点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O、q 1、q 2 在同一竖直线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4Aq 1、q 2 为异种电荷B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处处相同C圆轨道上的电势处处相等D点电荷 小球的静电力是斥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4、 分,选不全得 3 分,有错选不得分)6. (2014浙江高考)如图 5 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 A,细线与斜面平行。 小球 A 的质量为 m、电量为 q。 小球 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 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 d。 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小球 A 静止在斜面上,则()图 5A小球 A 与 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qd mg 世昌的博客 当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qd mg 时,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0qd 7. 5、(2015青岛一模)水平线上的 O 点放置一点电荷,图 6 中画出电荷周围对称分布的几条电场线,如图所示。 以水平线上的某点 O为圆心,画一个圆,与电场线分别相交于a、b、c、d、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6Ab、e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 点电势低于 c 点电势Cb、c 两点间电势差等于 e、d 两点间电势差D电子沿圆周由 d 到 b,电场力做正功8. (2014珠海质检)分别将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三个等质量小球,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 P 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负电,下板接地三小球分别落在图 7 中 A、B 、 C 三点,则错误的是( )图 7AA 带正电、B 不带电 6、、C 带负电B三小球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AaB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D三小球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 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16 分) 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 x 轴,在过原点 O 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E610 5 N/C,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相同,在 O 处放一个电荷量 q510 8 C、质量m 带负电绝缘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沿 x 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 m/s,如图 8 所示,求: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 g 取 10 m 7、/2)物块在电场中运动过程的机械能增量。 10(18 分)(2014扬州质量检测)如图 9 所示,长 L1.2 m、质量 M3 木板静止放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 m1 电荷量 q0 4 C 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场强E104 N/C 的匀强电场。 现对木板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取g10 m/面足够长。 求:图 9(1)物块经多长时间离开木板;(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11(18 分)(2015启东模拟)如图 10 所示为说明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已知两平行高 8、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板长为 l 电子经电压为 电场加速后从两平行板间的中央处垂直进入偏转电场,设电子质量为 荷量为 e。 图 10(1)求经电场加速后电子速度 v 的大小;(2)要使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度最大,两平行板间的电压 是多少。 电子动能多大。 答 案1选 D电势能的大小是相对于参考位置来说的,电势为零的位置就是参考位置,参考位置是可以任意选取的,显然,选项 A 错误;只有正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负电荷正好相反,选项 B 错误;公式 U的 d 为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所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如果 d 9、 是沿垂直于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那么间距变大时,电势差不变,选项 C 错误;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小,所以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选项 D 正确。 答案为 D。 2选 A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板间距离增大,电容减小,电容器的电量要减小,但由于二极管的作用只允许电流从 a 流向 b,电容器的电量无法减小,根据推论板间电场强度 E ,Q 、S、 不变,则改变 d,E 不变,电荷 P 受的电场力4静止,故选 A。 3选 D由对称性可知,c、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但是电势不相同,选项 误;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 c 点沿直线移动 10、到 d 点,电场力做正功,选项 C 错误;一个正试探电荷在 c 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 d 点的电势能,选项 D 正确。 4选 C设细管的半径为 R,小球到达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v。 小球从 A 滑到 B 的过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到:v12 2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qmgm ,将 v 代入得:EB 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故选 C。 3 CA 项,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恰好围绕 O 点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小球受到的两个电场力在水平面上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电场力的合力方向斜向上,但是不能确定两个点电荷是否是异种电荷,故 A 错误; B 项,由题意,根据电 11、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圆轨道上电场线疏密处处相同,电场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但方向不同,所以电场强度不相同,故 B 错误; C 项,根据两个点电荷 q1、q 2电场中等势面分布的对称性可知,圆轨道上的电势处处相等,故 C 正确;D 项,带电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由于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相等,q 1离带电小球比 仑力较大,水平方向的分力较大,则 D 错误。 6选 据库仑定律可得两小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F ,选项 A 正确;当 时,小球 A 受到库仑力、斜面支持力、重力,由平衡条件得 得 ,选项 B 错误,C 正确;由受力分析可知,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可qd ,选项 D 错误。 7选 BCb 12、、e 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选项 A 错误;a 点电势低于 c 点电势,选项 B 正确;图中 d、c 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e、b 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所以 b、e、d 两点间电势差,选项 C 正确;电子沿圆周由 d 到 b,电场力做负功,选项 D 错误。 8选 于 A 的水平射程 x 最远,A 的运动时间 t 最长,C 错误。 A 的加速度最小,而 C 的加速度 a 正确。 9解析:(1)第一个过程: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 f v 02.4 块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离开电场后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由动能定理得:f(s 1s 2)0得 .2 m,则物块停止在原点 O 左侧 0.2 m 处 13、。 (2)物块在电场中运动过程的机械能增量 EW f2。 答案:(1)原点 O 左侧 0.2 m 处(2)10解析:(1)物块向下做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 板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7 (7,代入数据,求得:a 14.2 m/s 2,对木板:7(7F,代入数据,求得:a 23m/s 2又 12 12得物块滑过木板所用时间 t s。 2(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 v2a 2t3 m/s。 2其动能为 7 )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QF 摩 s 相 (7L。 答案:(1) s(2)27 J (3)211解析:(1)电子经电压为 据动能定理: 经电场加1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电子离开偏转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