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四川专版 第六章 静电场 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 高频考点一:电场力的性质1(多选)(2012海南高考)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压、电场强度大小和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分别用 d、U 、E 和 Q 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 U 不变,将 d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E 变为原来的一半B保持 E 不变,将 d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 U 变为原来的两倍C保持 d 不变,将 Q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U 变为原来的一半D保持 d 不变,将 Q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 E 变为原来的一半2(2013海南高考)如图 1,电荷量为 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 P 点和 Q 点。 2、已知在 P、 Q 连线上某点 R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 () 图 1Aq 12q 2 Bq 14q 2Cq 12q 2 Dq 14q 23(多选)(2014广东高考)如图 2 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 P。 带电荷量分别为 q 和2q 的小球 M 和 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 P 与 M 相距 L,P、M 和 N 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2AM 与 N 的距离大于 、M 和 N 在同一直线上C在 P 产生的电场中,M、N 处的电势相同DM、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4(多选)(2012上海高考)如图 3,质量分别为 荷量分别为 绝 3、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 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 1 与 2(12)。 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为 大动能分别为 ( ) 图 3Am q 世昌的博客 v E 场能的性质5(多选)(2014全国卷)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6(2012福建高考)如图 4 所示,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 q1、q 2 分别置于 A、B 两点,虚线为等势 4、线。 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 q1、q 2 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4AA 点电势大于 B 点电势B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q 1 的电荷量小于 电荷量Dq 1 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 B 点的电势能7(2013上海高考)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 5 所示,已知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 若位于 a、b 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 ()图 5Aa 处为正电荷,q a 处为负电荷,q 多选)(2012山东高考)图 6 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 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 5、用下的运动轨迹,a、b、c 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 则该粒子()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带负电B在 c 点受力最大C在 b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c 点的电势能D由 a 点到 b 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 b 点到 c 点的动能变化9(多选)(2011江苏高考)一粒子从 A 点射入电场,从 B 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 7 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图 7A粒子带负电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0(2013重庆高考)如图 8 所示,高速运动的 粒子被位于 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 6、实线表示 粒子运动的轨迹,M、N 和 Q 为轨迹上的三点, N 点离核最近,Q 点比 M 点离核更远,则( ) 图 8A 粒子在 M 点的速率比在 Q 点的大B三点中, 粒子在 N 点的电势能最大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比 Q 点的低D 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11(多选)(2014全国卷)如图 9,在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有 M、N、P、F 四点,M、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为 中点,M 30。 M、N、P、F 四点处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N、 P、 知 M N, P F,点电荷 Q 在 M、N、P 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7、 图 9A点电荷 Q 一定在 连线上B连接 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 P 点搬运到 N 点,电场力做负功D 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2(2013广东高考)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 10 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 v 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 图 10A向负极板偏转B电势能逐渐增大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13(2013全国卷)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 处的 P 点有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 8、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 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则从 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 处返回距上极板 d 处返回25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3大纲卷)一电荷量为 q(q0)、质量为 m 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作用下,在 t0 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11 所示。 不计重力。 求在 t0 到tT 的时间间隔内,图 11(1)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 15(2013全国卷)如图 12,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 r 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 a、b 为轨道直径的两端, 9、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 一电荷量为 q(q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 经过 a 点和 b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 b。 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E、质点经过 a 点和 b 点时的动能。 图 1216(2015苏州模拟)如图 13 所示,虚线左侧存在非匀强电场,电场中的某条电场线,方向水平向右,长直光滑绝缘细杆 该电场线放置。 质量为 量为q 1 的A 球和质量为 量为q 2 的 B 球穿过细杆( 均可视为点电荷 )。 从 t0 开始 A 自 O 点以速度 左做匀速运动,同时 B 在 O 点右侧某处以速度 向左运动,且 v1v0。 tt 0时 B 到达 O 点(未进入非匀强电场区域),A 运动到 P 10、点(图中未画出 ),此时两电荷间距离最小。 静电力常量为 k。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求 0t 0 时间内 A 对 B 球做的功;(2)求杆所在直线上电场强度的最大值;(3)某同学计算出 0t 0 时间内 A 对 B 球做的功 ,用下列方法计算非匀强电场 0t 0 时间内 B 对 A 球做的功为 匀强电场对 A 做的功为 据动能定理 30又因为 W 1点间电势差 U |分析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7.(2015北京市东城区模拟) 如图 14 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压大小为U,距离为 d,其间还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 m 带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 11、 平行金属板的正中间射入并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又垂直射入电场强度大小为 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边界 a、b 间的宽为 L(该电场竖直方向足够长)。 电场和磁场都有理想边界,且粒子所受重力不计,求图 14(1)该带电粒子在 a、b 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匀强磁场对该带电粒子作用力的大小 f;(3)该带电粒子到达边界 b 时的速度大小 v。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2大纲卷)如图 15,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 O 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再给电容器缓慢充 12、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6向的夹角增加到 ,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 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 3图 15答案1选 行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保持 U 不变,将 d 变为原来的两倍, 变为原来的一半,A 正确。 由 U知 B 错误。 由 C 可知,保持 d 不电容器的电容 C 不变,由 C 可知,将 Q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U 变为原来的两倍,误,同理可知 D 正确。 2选 B 本题考查电场强度的叠加,由于 R 处的合电场强度变为 0,故两点电荷的电性相同,结合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Ek 可知 k k 0,又 r 2,故q 2,本题选 B。 3选 于小球 M、N 及细杆处于静止状态,因此 M、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D 项正确;整体受到的库仑力的合力为零,即 k k ,解得 r( 1)2qr L2 2L,A 项错误;由于 P 对 M、N 的库仑力等大反向,因此 P、M 、N 三者必在一条直线上,B 项正确;在 P 点产生的电场中,离 P 点越远电势越低,C 项错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 A 小球为研究对象有: TA1m 1F B 小球为研究对象有:T B2m B2F 12,故 A,而 21,故 mB项 A 正确。 因为 A、B 两球摆到最低点时:A 小球下降的高度 小球下降的高度 v ,所以 vA选项 C 正确。 由库12 2,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