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习题检测 高考理综物理部分仿真检测(一)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一)(满分 110 分,时间 60 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t 的图像如图 1( )图 1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0.5 m/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5 m/点在 1 s 末速度为 1.5 m/点在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 m/、乙两球质量分别为 m1、m 2,从 2、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 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f 仅与球的速率 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 fk v(k 为正的常量)。 两球的 vt 图像如图 2 所示。 落地前,经时间 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2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 球质量大于乙球Dt 0 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16如图 3 为“高分一号”卫星与北斗导航系统中的“G 1”卫星,在空中某一平面内绕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已知卫星 “轨道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则( )图 3A “高分一号”的加速度小于卫星 “加速度 3、B “高分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地球的质量为星“G 1”的周期为 2rR 图 4 甲所示,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以速度 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若将质量分别为 2m、 3m、4m、5m 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 半径均为R h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戊所12示。 则质量分别为 2m、3m、4m 、5m 的小球中,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仍为 h 的是(小球大小和空气阻力均不计)()图 4A质量为 2m 的小球 B质量为 3m 的小球C质量为 4m 的小球 D质量为 5m 的小球18如图 5 所示,边长为 2L、电阻为 R 的正方形 4、导线框 纸面内以速度 v 水平向右匀速穿过一宽为 L、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刚开始时线圈的 刚好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规定水平向右为 受到安培力的正方向。 下列哪个图像能正确反映 受到的安培力随运动距离 x 变化的规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如图 6 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 R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 ,R 为定值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6A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36 00t(V)2B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和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 14C 5、R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 示数变大D电压表 示数为 9 图 7 所示为速度选择器装置,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互相垂直。 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 不计重力 )以速度 v 水平向右射入,粒子恰沿直线穿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7A若带电粒子带电量为2 q,粒子将向下偏转B若带电粒子带电量为2q ,粒子仍能沿直线穿过C若带电粒子速度为 2v 且粒子不与极板相碰,则从右侧射出时电势能一定增大D若带电粒子从右侧水平射入,粒子仍能沿直线穿过 21在图 8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 1、R 3 为定值电阻,R 2 为滑动变阻 6、器,C 为电容器。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置于位置 a,闭合开关 S,电路稳定时理想电压表 2 的示数分别为 2,理想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 当滑动变阻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理想电压表 2 的示数分别为U 2,理想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图 8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由 a 滑向 b 的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由 a 滑向 b 的过程中,通过 电流方向由右向左CU 1U 1,U 2U 2,IID. R 1r| I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7、 33 题第 3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 47 分)22(6 分) 如图 9 是某同学用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 ”的实验装置,轨道上的 B 点固定一光电门,平衡摩擦力后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在 A 点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 图 9(1)若挡光片的宽度为 d,挡光片前端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L,则小车的加速度a_。 (2)(多选题 )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质量B每次改变钩码,都不需要测量其质量(或重力)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D每次小车从 A 点出发允许有不同的初速度(3)由于挡光片有一 8、定的宽度,则实验中测出的小车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 ( 填“偏大” “相等”或者“偏小”)23(9 分) 要测一个待测电阻 90 210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源 E:电动势 ,内阻不计;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量程 010 阻 50 ;电流表 程 0500 A,内阻 1 000 ;滑动变阻器 大阻值 20 ,额定电流 2 A;定值电阻 000 ;定值电阻 00 ;电键 S 及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测量 回答下面问题:(1)为了测定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_(选填“A 1”或“A 2”)串联定值电阻_(选填“ “ ,将其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的电压表。 (2)如图 9、10 所示,同学们设计了测量电阻 两种电路方案,其中用到了改装后的电压表和另一个电流表,则应选电路图_( 选填 “甲”或“乙”)。 图 10(3)若所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I6.2 装后的电压表读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读数是_ V。 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考虑电压表内阻,求出待测电阻 _。 24(12 分) 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 m、形状不同的“A 鱼” 和“B 鱼” ,如图 11 所示。 在高出水面 H 处分别静止释放“A 鱼” 和“B 鱼” , “A 鱼” 竖直下潜 “B 鱼”竖直下潜 “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浮力和水的 10、阻力。 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 g, “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 假设109“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 求:图 11(1)“A 鱼 ”入水瞬间的速度 2)“A 鱼 ”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 3)“A 鱼 ”和“B 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 5(20 分) 如图 12 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 l 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 l、间距为 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相反。 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 11、子经加速电压 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 平移器,最终从 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 图 12(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 2)当加速电压变为 4,欲使粒子仍从 A 点射入待测区域,求此时的偏转电压 U;(3)已知粒子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 F。 现取水平向右为 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持加速电压为 变,移动装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 射入方向 y y z 5 7 二)选考题( 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物理选修 33 (1 12、5 分)33(1)(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C绝热过程不一定是等温过程D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E有无确定的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2)(10 分 )图 13 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 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 13、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 27 时,空气柱长度 20 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 10 内水银柱的高度 h 为 13 气压强 5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当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时,报警器会报警。 ()如果要使该装置在 87 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高的水银柱。 物理选修 34 (15 分)34(1)(5 分) 图 14(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图, P 是平衡位置在 x0.5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 x2.0 m 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 Q 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图 14A这列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B波的传播速度为 20 m/ t0 到 t s,波传播的距离为 50 ts 时,质。(三维设计)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习题检测 高考理综物理部分仿真检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