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检测)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1.1匀变速直线运动 课时作业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1. 一旅客在站台 8 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 25 米,动2015唐 山 一 模 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 6 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 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 8 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2 m/s 2 B1 m/s 2C0.5 m/s 2 D0.2 m/s 2解析:将动车的运动逆向等效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动车第七节车厢通过旅客过程, 5 m,第六、七节车厢通过旅客过程, a(t4 s)2225 m,解两式得:a (12 12 258 1)2 m/.5 m/s 2,C 项正确2答案:高铁专家正 2、设想一种 “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2015湖 北 八 市 联 考 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 7 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 A 以恒定速率 360 km/h 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 B 车,当 A 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的路程为 s 处时,B 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 360 km/h 时恰好遇到 A 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 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 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 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A无论 3、B 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 s 是相同的B乘客甲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加速时间C若 B 车匀加速的时间为 1 s 为 4 B 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当 B 车停下时 A 车距随州站的路程为 1 、B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st,又 v若 时间 而 项 A 错误;由题意可知乘客甲从襄阳到潜江节约了 3 个站的减速、停车、加速的时间,选项 B 错误;若 s3 000 m,选项 C 错误;若 m/t 20 s,因而当 车距随州站的距离为 s t1 000 0 项 D 正确答案:多选)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v、7v,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 4、时间是 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经过 a、b 中点位置的速度是 4vBa、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4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 2 位移内所需的时间是后 位移内所需时间的 2 倍12 12解析:中点位置的速度为 5v,A 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7v224v,B 对;前一半时间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为 s2v 7v2 v 4v2 世昌的博客 ,故位移差为 s2s 1 ,C 错;前一半位移所需的时间为 v 7v2 11,后一半位移所需的时间为 ,故两段所需时间之比为 ,5v2 7v2 1对答案:某同学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后,绘出了2015河 南 八 市 三 次 5、联 考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x、速度 v、加速度 a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 时刻初速度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该物体在 t4 s 内位移一定不为零的是 ()A 中在 t0 和 t4 s 时,物体的位移均为零,选项 A 错误;在 v 02 s 内物体位移与 24 s 的位移的矢量和为零,所以物体在 4 s 内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 B 错误;C 中物体在 01 s 做加速运动,12 s 内做减速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23 s 内做加速运动,34 s 内做减速运动,4 s 末速度为零,物体一直在同一个方向上运动,所以位移一定不为零,选项 C 正确;D 中物体在 01 s 内做正 6、向加速,1 s 末速度大小为 v,位移为 x,物体在 1 2 s 内做正向减速运动,由可逆性可得 2 s 末的速度为零,位移为 2x,23 s 内物体做反向加速运动, 3 s 末速度大小为 v,位移为 x,34 s 内物体做反向减速运动,4 s 末速度为零,位移为零,所以 D 中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 D 错误答案:体 A、B 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 s 才开始运动B从第 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5 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 A、B 相遇D05 s 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在 st 图象中,物 7、体的运动方向是通过位移的大小变化来体现的,而速度大小是通过斜率来表示的,故从第 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图象上看物体 迟 3 s 才开始运动,但是两物体并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5 s 末 A、B 相遇,但是在 5 s 内物体的位移 要大;由于位移不同,则 5 s 内 A、B 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答案:个质点 A、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对 A、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A、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1B在 t3t 8、 0 时刻, A、B 相距最远C在 t5t 0 时刻, A、B 相距最远D在 t6t 0 时刻,A、B 相遇解析:由 vt 图象可知,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 A、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01,减速时 A、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1,所以选项 A 错误;由 A、B 的运动关系可知,当 A、B 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所以选项 B、C 错误;由题意可知 A、B 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 6、B 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 A、B 相遇,所以选项 D 正确答案: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 10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 9、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 vt 图象,由此可知 ()A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等于 112.5 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 90 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 20 s 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D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 20 s 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解析:由 vt 图象的斜率可求出 a 甲 1 m/s2,a 乙 5 m/s 530m/m/车的刹车加速度大,两车速度相等是两车是否碰撞的临界条件 t20 s 时,由 vt 图象知 s 甲 v 0t a 甲 5 m/s20 s 1 10、m/20 s)2300 m,s 乙 v 0t 2 12乙 5 m/s20 s 0.5 m/20 s)2200 m,因而两车若相撞,刹车前距离应小于 100 12m,A、B 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所以若相撞一定是在刹车后 20 s 内相撞,C 对 D 错答案:人骑自行车以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 s7 m 处有一以0 m/s 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 a2 m/加速度匀减速前进,则此人追上汽车需要的时间为( )A6 s B7 世昌的博客 8 s D9 车停下的时间 5 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25 m,自行0 m25 m7 m32 m,所以自行车 11、会在汽车停下后追上,自行车追上汽车的时间 8 s,故选 二、非选择题9汽车前方 s120 m 处有一自行车正以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 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已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解析:(1)设经时间 位移关系有 v 2t s,解得:t 10 s.(2)设汽车经时间 有 9 s,该时间内的位移为 81 0 时间内自行车的位移为 s2v 24 m,即自行车没有在汽车停下前追上,则第二次相遇又经过的时间为 13.5 1)1 12、0 s (2)13.5 如图所示,倾角为 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下端与另一足够2015江 西 部 分 高 中 联 考 长光滑水平面相接,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 m 和.2 m 的两点上,各静置一小球 A 和 球,经过一段时间 t 后,再由静止开始释放 B 球g 取 10 m/1)为了保证 A、B 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 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2)若 A 球从斜面上 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 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斜面底端 a 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 a 最大为多大时,A 球能追上 B 球。 解析:(1)两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同,设加速度为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m/s 2设 A、B 两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 12 21 12 2解得 s,t 20.4 、B 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 最长不能超过tt 1t 21.6 s(2)设 球,则a(t1t 0)2(t 1球,上述方程必须有解,即(2a10) 24a 2 0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5 m/s 1)t 最长不能超过 1.6 s(2)a 最大为 2.5 m/s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