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4高考物理二轮课时演练知能提升 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高考福建卷 )在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 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 粒子都带正电, 粒子接近原子核过程中受到斥力而不是引力作用,A、D 错误;由原子核对 粒子的斥力作用,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曲线轨迹的凹侧应指向受力一方,选项 B 错,C 对2(2013高考天津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 射线、 射线、 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 2、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解析:选 量不守恒,选项 A 错 射线是光子流,不是带电粒子流,选项 B 错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 mE n,即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C 项正确光电效应的光电子动能 EkW,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D 项错误3(2013银川一中二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C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 2 次 衰变和一次 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 3 个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同时电子的动能增 3、大,电势能减小解析:选 子轨道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 A 错;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由其本身决定,与外界环境无关,B 错;据 衰变和 衰变的实质,2 次 衰变放出 2 个 次 衰变放出一个 e,可知 C 正确;42 0 1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由高能级到低能级,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 正确4(2013高考福建卷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 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 直向下喷出质量为 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 B. D. m Mm) v, 4、得 v 项 D 正在一个 U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 子核的过程中,发生 衰变23892 20682的次数为( )A6 次 B10 次C22 次 D32 次解析:选 n 次 衰变, m 次 衰变,由核衰变规律及衰变前后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得4n238206,2nm9282,解得 n8,m6,故 A 正确6(2013高考浙江自选模块)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 h0 34 J (1)图甲中电极 A 为光电管的 _(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 入射光频率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 c_出功 _J;(3)如果 5、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 0 14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由光电管的结构知,A 为阳极;(2) 图象中横轴的截距表示截止频率 c,逸出功 W0h c;(3)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EkW 0,可求结果答案:(1)阳极(2)(10 14(10 19(3)(10 197(2013高考江苏卷 )(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也相等A速度 B动能C动量 D总能量(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 )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3 轨道上比处在 n5 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选填“近”或“远”)当大量 处在 n4 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条(3)如图所示,进行太 6、空行走的宇航员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80 100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 0.1 m/ 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 0.2 m/s,求此时 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解析:(1)根据 ,知电子和中子的动量大小相等,选项 C 正确)根据玻尔理论 rnn 2n3 的轨道上比处在 n5 的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近大量 处在 n4 的激发态时,发射的谱线有 6 条(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Am B)v0m m 入数值解得 m/s,离开空间站方向答案:(1)C (2)近6(3)m/s离开空间站的方向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根据 7、E 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B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假设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则该光子不可能落在暗条纹处C一群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D已知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0,则当频率为 20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2)如图,车厢的质量为 M,长度为 L,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木块( 可看成质点) 以速度 摩擦地在车厢底板上向右运动,木块与前车壁碰撞后以速度 向左运动,则再经过多长时间,木块将与后车壁相碰。 :(1)根据 E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A 对;在单缝衍射 8、实验中,假设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则该光子所落位置是不确定的,B 错;一群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 3 种频率的光子,C 错;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0,则当频率为 2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D 错(2)木块和车厢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方向,碰后车厢的速度为v vm ,得 v ,方向向右,设 t 时间后木块将与后车壁相:vt t 3 3m)1)A (2)2 3m)1)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 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 9、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铯原子核( 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结合能13355 20882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 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 C,滑块 ,三者质量分别为 kg、m B1 kg,m C2 静止,A、B 一起以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 与 C 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 过一段时间,A、B 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 C 发生碰撞求 A 与 C 碰撞后瞬间 A 的速度大小解析:(1)由原子核的结合能定义可知,原子核分解成自由核子时所需的最小能量为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 10、 A 正确;重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轻原子核的平均质量,因此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衰变前的结合能,选项 B 正确;铯原子核的核子数少,因此其结合能小,选项 C 正确;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选项 D 错误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 E 错误(2)因碰撞时间极短,A 与 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 A 的速度为C 的速度为 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m 与 B 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得m Am B) 与 B 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 C 碰撞,应满足立式,代入数据得2 m/1)2)2 m/ 1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 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 ,产2713生如下核反应:p p 代表质子,n 代表中子,X 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中子数为_ (2)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 A 和 B,两者相距为 一初速度,使 A 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 ,B 的质量为 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的初速度的大小解析:(1)从核反应发生时质子数和中子数守恒入手p 为 H,n 为 n,则 X 中 A113014,Z 271127,则中子1 10 71413.(2)从碰撞时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入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在碰撞后的瞬间, 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 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 12 12 21 12 2mv(2m) 中,以碰撞前木块 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式得 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动能定理得12 21(2m)(2m)v 12 2据题意有dd 1d 2设 A 的初速度大小为 动能定理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 20 12联立至式,得1)14 13(2) 285g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