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5年高三物理总复习配套经典题 第2章 相互作用2-4-2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命题报告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点 题号实验原理 1、3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2、7实验步骤 6数据处理 4、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个已校好的弹簧测力计才能完成此实验B用两个校好的弹簧测力计就可以完成此实验C用一个校好的弹簧测力计不能完成此实验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与纸面间的摩擦将会影响实验的结果解析:由实验原理可知,当需要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时,在确定结点 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先拉一侧,另一侧直接用细绳拉,先确定一个分力的大小,用同样的方法再确定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选项 B 正确答案: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 2、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O 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点解析:实验中合力的大小必须保持不变,即 正确;实验中,不但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要记录两拉力的方向,B 错误;本实验中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C 错误;选项 D 3、中的操作,可能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弹性限度,因而错误答案: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拴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所示(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1)运 4、用等效思想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即要验证以两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是否和合力相符本小题中结点受三个力,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故先测出各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作出各力的图示,以两边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如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可验证为测量各力的大小故需要记录橡皮筋原长、悬挂重物后的长度以及记录悬挂重物后 应选b、c、d.(2)可以通过改变小重物改变各力的大小答案:(1)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4(2014 年六安模拟)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为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 5、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 O 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甲所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 N 和_ N.(2)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所以读数分别为 和 (2)取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 ,作出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如图所示答案:(1)2) 见解析5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B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 6、 一根大约 30 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秤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秤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F(1)在步骤 C 中,弹簧秤的读数为_N.(2)在步骤 D 中,合力 F _N.(3)若_,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1)弹簧秤读数时需要估读,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根据图甲弹簧秤指针的位置,可读出力的大小为 .(2)根据力的大小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在图乙上由已知的两个力 7、作出平行四边形,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与标度 1 N 的长度进行比较,可求出 F的大小为(N.(3)若 F 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1)2)(3)F 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 F 近似相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 5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_、步骤 B 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 4 个和 3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 8、棒 B、C 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表示,小心调整 B、C 的位置,使_,记录_(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解析:(1)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可知:B 中应记录的是:结点 码个数(或细线拉力大小 );拉力方向(或细线方向) C 中调整 B、C 位置的目的是使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 中记录的结点位置重合,需要记录的是细线方向和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大小)(2)若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设每个钩码重为 G,则 F5G、F 14G、F 23G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知三力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 3/5 ,4/5,所以 3/1)结点 O 的位置钩码个数 拉力方向(或细线方向 9、)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 中结点位置重合钩码个数和对应细线的方向(2)347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合力图示,并用 F 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所示是张华和李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 10、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力 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如图所示的合力(2)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都可以大于合力,因此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A 正确;橡皮筋的拉力与两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B 错误;C 项中的叙述正确;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不一定能达到效果,有时还要调整方向,D 错误(3)张华做的符合实验事实(4)F 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 2线平行答案:(1)图见解析(2)(3)张华(4)见解析。(优化探究)2015年高三物理总复习配套经典题 第2章 相互作用2-4-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