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4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规范特训课时作业实效精练开卷速查(八)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组基础巩固1(多选题)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解析:弹簧的伸长量是指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故 C 错误;做实验时要用同一个弹簧来测量,故 D 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 A、12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 2、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 81 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 的原长比 b 的长B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可知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 l 轴的截距表示原长,则 a 的原长比 b 的短,A 错答案:多选题)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同一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 3、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线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 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解析:从橡皮条固定点到 O 点的连线方向,是合力的作用线方向,如果 O 点变动,那么合力的大小、方向就要变化,就不能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 A 选项错;C 选项中,因一个弹簧测力计已拉到最大量程,再通过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 O 点时,每一个弹簧测力计都可能超过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造成损坏,或读数不准,故 C 选项错;互成角 4、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成任意角度都适用,不必成 90角,故 D 选项错答案: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后将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簧下端挂一个 50 g 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簧下端挂两个 50 g 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挂七个 50 g 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 6 个值,其中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和_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 1 3 5 7刻度数值/)实验中,L 5、 3 和 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图 82 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 1L 4L 0cm,d 2L 5L 1cm,d 3L 6L 2_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 50 g d1、d 2、d 3、 示的式子为:L_,代入数据解得L_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k_N/m.(g 取 9.8 m/案:(1) 6(2)405(3) 34) 4(5)2852012浙江卷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 6、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弹力 F (N) 02 m)k_N/m;图 83(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 83 所示,其读数为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请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 1) 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2)0 2秤读数为 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图得到合力 F 合 1) 作图如图 53(2 内都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效数字位数正确,都可)略(3)都可)B 组能力提升62014甘肃省秦安一中检测某同学在做 “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 7、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图 84方案 A: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 84 甲所示方案 B: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 84 乙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 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 5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砝码/个数 0 1 2 3 4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f 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 F 的关系图象( 以 F 为横坐标)并分析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图 85 8、(3)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_解析:(1) 更合理的方案是 B,因为 B 中测力计不动,更容易读数,操作方便;(2)其图象经过描点、连线即可,我们发现图象不过原点,说明砝码为0 时,摩擦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大小,故原因是没有考虑木块的重力;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因为 fN,我们可以推出 fN,故动摩擦因数为 8 N 0 1) 方案 B;图乙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2)关系图象如图 86 所示;压力 F 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图 86(3)难点突破72014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月考斜拉索桥比梁式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 9、力,是现代大跨径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桥的斜拉悬索主要承受拉力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斜拉索桥的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但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同学们则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7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与形变量 x 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因而同学们猜想,悬索可能也遵循类似的规律(1) 同学们准备象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一样将样品竖直悬挂,再在其下端挂上不同重量的重物,来完成本实验但有同学说悬索的重力是不可忽略的,为了避免悬索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你 10、认为可行的措施应该是:_.(2)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取得数据如下:分析样品 C 的数据可知,其所受拉力 F(单位:N) 与伸长量 x(单位:m)之间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 F_;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与悬索的伸长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悬索长度_成正比、与悬索的横截面积的_成正比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 将样品水平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滑轮将竖直向下的力变为水平的拉力(2)F 2106x(N)平方的倒数大小名师心得拱手相赠教学积累资源共享处理平衡问题的几种方法1合成、分解法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解决三力平衡的问题,具体求解时 11、有两种思路:一是将某力沿另两个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二是某二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例 1】如图 21 甲所示,质量为 m 的重球,由细绳悬挂放在斜面上,斜面光滑,倾角 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为 30,求细绳受到的拉力及斜面受到的压力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乙图 21解析:对重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重球在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N、细绳的拉力 T、重力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支持力 N 与拉力 T 的合力与重力 成平衡力,由几何关系可得NT ,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N ,方向垂直于3绳受到的拉力为 T ,方向沿绳斜向下33似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在物理中,一般当涉及矢量运算,又构建了三角形时,若矢量三角形与图中的某几何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则可用相似三角形法解题【例 2】如图 22 甲所示,两球 A、B 用劲度系数为 轻弹簧相连,球 B 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球 A 固定在 O 点正下方,且 间的距离恰为 l,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B 间的弹簧换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