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孝阀门制造公司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若用煤油作试验须在合同中注明; 低压密封试验,低压上密封试验,试验介质为气体。 奥氏体不锈钢阀门 用水作试验时,所用水的氯含量应不超过 100ppm。 10 有关压力试验的说明 用气体作壳体试验应在壳体水压试验后进行,并要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试验压力应是基准温度下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的 倍,此项试验只有合同有要求时才做。 止回阀的低压气密封试验是选择性的(附加试验)。 如需要应在合同中注明。 高压或低压密封试验时,阀瓣、阀座背面不允许有明显泄漏。 除止回阀外,低压密封试验本公司规定泄漏率为 0(无可见泄漏)。 浙江中孝阀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Z/ZX0520xx 标题 : API6D 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次数: 0 页码 :3/3 版号 :A 1 目的 确保 API 6D 产品的压力试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 API 6D 阀门产品。 3 引用标准 API 6D 管道阀门 4 压力试验 阀杆上封密试验 阀杆上封密试验应在壳体试验前进行。 试验压力: 倍 (38℃时 ) 试验时间: 表 1 阀门规格 试验持续时间(分) DN( mm) NPS(英寸) ≤ 100 ≤ 4 2 ≥ 150 ≥ 6 5 不允许有可泄漏 水压壳体 试验 壳体试验应在装配完好的阀门涂漆前进行。 试验压力: 倍 (38℃时 ) 试验时间: 表 2 阀门规格 试验持续时间(分) DN( mm) NPS(英寸) 15~100 1/2~4 2 150~250 6~10 5 300~450 12~18 15 ≥ 500 ≥ 20 30 不允许有可泄漏。 水压阀座 试验 除掉阀座和关闭件密封表面的滑润脂。 试验压力: 倍 (38℃时 ) 试验时间: 表 3 阀门规格 试验持续时间(分) DN( mm) NPS(英寸) 15~100 1/2~4 2 ≥ 150 ≥ 6 5 浙江中孝阀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Z/ZX0620xx 标题 :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次数: 0 页码 :1/2 版号 :A 目的 确保产品整体性能符合标准规定 ,兑现向顾客的承诺。 范围 适用于阀门产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 检验要求 最终检验和试验包括 :产品性能检验 (压力试验 ),成品入库前检验 (最终检验) 和产 品交付检验 . 产品性能检验 (压力试验 ) 压力试验用压力表的精度为 级 ,压力测量范围在压力表全量程范围的 25%~75%之间 . 阀门压力试验按《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规定执行。 压力试验检验项目按《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表中的规定执行 最终检验 成品入库前的检验项目按《最终检验记录》表中规定。 a、手轮螺母并紧:检验手轮螺母是否将手轮并紧(包括某些需用螺母压紧手柄的阀门): b、填料圈数:目视检验填料压套进入填料函的深度,应不超过填料压套有效高度的 1/3;而且同一规格的阀门应基本一致; c、压盖孔间隙:目视检验填料压板内孔和阀杆轴四周间隙应基本均匀,无明显差异; d、驱动装置:检验有开度指示的驱动装置,其开度指示是否到位准确,驱动装置与阀门的连接是否正确; e、铭牌:检验铭牌安装位置正确与否,内容与实物是否相符;库存产品暂不钉铭牌。 f、无试压积水:目视检验阀体、体腔内应无残存的试介质(水)和杂质。 g、外部喷漆:检验阀门外部规定部位是否按规定喷漆,颜色、亮度是否符合要求。 入库贮存产品,碳钢只涂防锈漆,不锈钢暂不涂漆。 h、内腔喷油:检验碳素负阀门体腔 内是否进行了喷(涂)防锈油。 i、防护盖板:检验阀体内两端法兰密封面防护盖板有无遗漏并堵好; j、附件齐全:检验某些待喷(涂)漆后安装或随主机单独装运的零部件是否合格齐全。 k、尺寸检验:包括壁厚、法兰长度、结构长度 不合格品须先隔离存放并及时在现场采取返工措施使之达到合格,不合格再填写《不合格通知/处置单》。 产品交付检验 产品交付时,仓库保管员应按《生产 通知单 》的内容与实物逐一核对。 库存产品交付时,注意库存时间,若库存半年以上产品,需重新试验,合格方能交付。 目视检验喷(涂)漆质量,均匀无漏喷。 核对铭牌内容与实物是否相符。 检验外部零件有无遗漏,清点随机零件(指某些零件不装在产品上面分装发运的,如某类球阀手柄等)。 记录 压力试验检验后由检验员填写《 压力 试验记录》。 最终检验后由检验员填写《最终检验记录》。 库存半个以上产品重新试验,并另外填写《压力试验记录》,试验合格由试压员打上“年、月、试压员、编号标记。 浙江中孝阀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Z/ZX0620xx 标题 :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次数 : 0 页码 :2/2 版号 :A 产品交付检验记录以《合格证》《最终检验记录》作为检验记录凭证。 经压力试不合格品由检验员 开《不合格通知 /处置单》 ,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检验凭据 压力试验检验凭据 压力试验检验员凭经装配检验员签字的《 装配 检验记录》和装配合格标识进行压力试验。 无装配合格标识的产品拒绝进行压力试验。 最终检验凭据 检验员凭压力 试验合格标识进行检验。 无压力试验合格标识的产品拒检。 产品交付检验凭据 产品交付检验员凭《最终检验记录》进 行检验。 浙江中孝阀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Z/ZX0720xx 标题 :机械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修改次数: 0 页码 :1/2 版号 :A 目的 机械加工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 ,具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和机床操作能力 ,且能够满足现行产品零件对机械加工提出的各项要求。 机械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应能满足现行产品的各项要求。 机械加工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规定检定周期内。 范围 适用于阀门产品的 机械加工工艺 及检验。 要求 加工前准备 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 全。 机械加工人员事先必须熟读生产图样和工 艺文件,了解 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并根据加工的需要准备各种加工工具以及测量器具。 机械加工人员加工前应复核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发现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加工。 a、被加工件存在明显缺陷。 b、被加工件与图样尺寸或形状不相符。 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刀具的装夹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刀具装后,应用对刀具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工件的装夹 在机床工人笞上安装夹具时 , 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面 ,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装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平紧面擦拭干净,并不得有毛刺。 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 式,操作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c、精加工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d、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拉夹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找正: a、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b、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沿需继续加工的表面,找正精度应保证下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c、对在本工 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其找正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以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未注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表面,其精度应保证 GB1804C 级未注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要求。 装夹组合件时应注意检查结合面的定位情况。 夹紧工件时,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通过支承面。 对刚性较差的(或加工时有悬空部分的)工件,应在适当的位置墙辅助支承,以增强其刚性。 夹持精加工面和软材持工件时,应垫以软垫,如紫铜皮等。 用压板压紧工件时,压板支承点应略高于被压工件表面,并且压紧螺栓应尽量靠近工件,以 保 证压紧力。 浙江中孝阀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Z/ZX0720xx 标题 :机械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修改次数: 0 页码 :2/2 版号 :A 加工要求 机械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图样和工艺文件的有关要求对零件进行加工。 机械加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生产图样和工艺文件有不妥之处,应及时汇报车间管理人员,但不得擅自更改图样和文件。 对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在加工时,应尽量按其中间公差加工。 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粗加工工序,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 应不大于 25um。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应根据工件材料、业及格求和机床、刀具、夹具等情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加工铸件时,为了避免表夹砂、硬层等损坏刀具,在许可的条件下,切削深度应大于夹砂或硬化层深度。 铰孔前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大于。 精磨前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大于。 粗加工时的倒角、倒圆、槽深等都应按精加工余量加大或加深,以保证精加工后达到设计要求。 图样和工艺规程中未规定的倒角,倒圆尺寸和公差要求应按 GB1808 的规定。 凡下工序需进行表面淬火,超声波控伤或滚压加工的工件表面,在本工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 在本工序后无去毛刺工序时,本工序加工产生的毛刺应在本工序去除。 在大件的加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工件是否松动,以防因松动而影响加工质量或发生意外事 故。 当粗、精加工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时,粗加工后一般应松开工件,待其冷却后重新装夹。 在切削过程中,若机床 刀具 工件系统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突然变坏,应立即退刀停车检查。 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在加过程中,操作者必须对工件进行自检。 检查时应正确使用测量器具,使用量规、千分尺等必须轻轻用力推入或旋入,不得用力过猛;带表头的测量工具事先应调好零位。 机械加工人员对加工过程中已出现的废次品应单独放置,严禁以次冲好。 加工后的处理 工件在各工序加工手应做到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规定区域内摆放整齐,以免磕、碰、划伤等。 每道工序加工后,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填写《机械加工检验记录》。 检验合 格的放入合格品区, 不合格的放入不合格品区,并在工序流程卡上进行标识。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各工序加工完的工件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往下道工序,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对暂不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或精加工后的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其它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