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 考点强化训练)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检测) 十一 电场力、电场能的性质 考点强化练11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场力、电场能的性质一、选择题(15 题为单选题, 68 题为多选题)1(2015江苏单科)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 春秋纬考异邮中有 “玳瑁吸衣若”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答案: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因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不属于静电现象,其他三种现象属于静电现象,选项 C 符合题意。 2(2015安徽理综)由库仑定 2、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 间距离为 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Fk ,式中 k 为静电力常量。 若k 的单位应为()A 2 B 2 m3s4Ckgm 2C2 DNm 2A2答案: Fk 得到 k ,F 的单位的牛顿( 用基本单位表示: Nkgm/s 2),m)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As,其中 A 是安培),代入可得 k 的单位是2 m3s4 ,故 B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3(2015山东理综)直角坐标系 ,M 、N 两点位于 x 轴上,G、H 两点坐标如图。 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 Q 的正点电荷置于 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 3、恰好为零。 静电力常量用 k 表示。 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 G 点,则 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 ,沿 y 轴正向 B ,沿 y 轴负向3,沿 y 轴正向 D ,沿 y 轴负向5世昌的博客 :正电荷在 O 点时, G 点的场强为零,则可知两负电荷在 G 点形成的电场的合场强为 E 合 k ;若将正电荷移到 G 点,则正电荷在 H 点的场强为 E1k ,因2a2 14 点的场强与在 H 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则 H 点的合场强为 EE 合E 1 ,方向沿 y 轴负向;故选 B。 32015浙江理综)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 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 4、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极板中间,则( )A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答案:图中可知金属板右侧连接电源正极,所以电场水平向左,故乒乓球上的电子移动到右侧,即乒乓球的右侧感应出负电荷,A 错误;乒乓球右侧带负电,受到的电场力向右,乒乓球左侧带正电,受到的电场力向左,因为左右两侧感应出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受到的电场力相等,乒乓球受到扰动后,最终仍会静止,不会吸附到左极板上,B 错误;乒乓球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库仑力即为电场力, 5、C 错误;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乒乓球带正电,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左极板,与左极板接触,然后乒乓球带负电,又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右极板,与右极板接触后乒乓球带正电,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左极板,如此重复,即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D 正确。 5(2015课标)如图,直线 a、b 和 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 M 点分别运动到 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则()A直线 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 线 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 电子由 M 点运动到 6、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 P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子带负电荷,从 M 到 N 和 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 N 和 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 别是两条等势线,从 M 到 N,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 高电势,低电势。 所以直线 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且 MN,选项 A 错 B 对。 若电子从 M 点运动到 Q 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 C 错。 电子作为负电荷从 P 到 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 D 错。 6(2015海南单科)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 Q(Q0)和Q 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 x 轴上原点 7、 O 的两侧,a 点位于 x 轴上 O 点与点电荷 Q 之间,b 点位于 y 轴 O 点上方。 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正的试探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 O 点移到 a 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 O、b 两点移到 a 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答案: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 的电势为零。 但 b 点的场强不为零,A 不正确。 电场线由 a 指向 O,所以 a0,正电荷在 a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零,电场力方向向右,B 正确。 A0,所以 C 正确。 由于 O、b 两点的电势 8、相等。 故将同一正电荷从 O、b 分别移到 a,电势能变化相同, D 错。 7(2015江苏单科)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 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Cc 点的电场强度比 d 点的大 Dc 点的电势比 d 点的低答案:察题中图可知 a 点附近电场线比 b 点附近电场线密,所以 b,A 项正确;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 ba,B 项错;由场强公式 Ek 和场强叠加原理可c 项正确;当取无穷远处电势为 0 时, 以 dc 9、,D 项正确。 8(2015浙江理综)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把一个质量为 0.1 小球A 悬挂到水平板的 M、N 两点,A 上带有 Q0 6 C 的正电荷。 两线夹角为 120,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的正下方 0.3 m 处放有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 B,.2 力加速度取 g10 m/电力常量 k0 9 N2,A、B 球可视为点电荷),则( )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B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2C将 B 水平右移,使 M、A、B 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F 2 D将 B 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2答案: B 和支架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 A 对 B 竖直向上 10、的库仑力,故对地面的压力为 B 支 k 2 N,A 错误;对 A 分析,A 受到竖直向qA世昌的博客 ,竖直向下的库仑力,两线上的拉力,三力的夹角正好是 120,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2G Ak ,B 正确;将 B 水平右移,使 M、A、B 在同一直线上,qAr m0.6 m,故有 F1k F 2G A,解得 qA2N:F 2,C 正确;将 B 移到无穷远处,两小球之间的库仑力为零,则两线上的拉力大小 2G A1 N,D 错误。 二、非选择题9(2015课标)如图,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向与电场方向 11、的夹角为 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30。 不计重力。 求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带电粒子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 v 0由此得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动能定理有: B 12 20解得 2015安徽理综)在 面内,有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图中未画出 ),由 A 点斜射出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粒子,B 和 C 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 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 求:(1)粒子从 A 到 C 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粒子从 A 到 C 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12、;(3)粒子经过 C 点时的速率。 答案:(1)3(2)3 (3)271)W ACqE(y Ay C)3(2)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粒子在 x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轨迹最高点 D在 y 轴上,可令 t ,T。 由 qE a ,2l 0 a(2T)2,12解得 T。 2C 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t3。 2)粒子在 做类平抛运动,于是有2l0v T)a(2T)2015四川理综)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直轨道 定在水平桌面上,B 端与桌面边缘对齐,A 是轨道上一点,过 A 点并垂直于轨道的竖直面右侧有大小 E0 6 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带负电的小物体 P 电荷量是 06 C,质量 m轨道间动摩擦因数 从 O 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 s 到达 A 点,到达 B 点时速度是 5 m/s,到达空间 D 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且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水平向右的某外力 F 作用,F 大小与 P 的速率 v 的关系如表所示。 P 视为质点,电荷量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取 g10 m/s 2。 求:(1)小物体 P 从开始运动至速率为 2 m/s 所用的时间;(2)小物体 P 从 A 运动至 D 的过程,电场力做的功。(走向高考 考点强化训练)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检测) 十一 电场力、电场能的性质 考点强化练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