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高考模拟考场4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四)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8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列选项所提的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关于他们的贡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元电荷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伏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2、,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D库仑首先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答案: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而电磁感应定律则是由纽曼和韦伯先后提出,电荷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故 B 正确;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并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故 C 错误;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库仑首先总结得出的,但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是法拉第,故 D 错误。 2一质点在 a、b 两点之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当在a 点初速度为 v 时,从 a 点到 b 点所用的时间为 t,当在 a 点初速度为 2v 时,保持其他量不变,从 a 点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t, 3、则()At Bt t2 t ,A 项正确。 国于 2013 年利用“嫦娥三号”成功将“玉兔号”月球车送抵月球表面,2014 年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玉兔号”月球车进入第十个月昼工作期,超长服役 7 个月。 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为 知地球半径为 球半径为 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嫦娥三号”从近月轨道降落到月球上需向后喷气加速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的比值为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嫦娥三号”在地球表面飞行和在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的比值为解析:“嫦娥三号”从近月轨道降落到月球上需向前喷气减速,选项 A 错误;根据 G G 2可知,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 4、质量的比值为 ,选项 B 错误;月1那么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选项 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充当21m 2m “嫦娥三号”在地球表面飞行和在月球表面飞422选项 D 正确。 、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 2 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F 2 大小之比为 12BF 1、F 2 对 A、B 做功之比为 12CA、B 质量之比为 21D全过程中 A、B 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 21答案:图象可知,两物体的位移相同,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故全过程中两物体克服摩擦力 5、做功相等,D 项错;由动能定理可知,两物体所受外力做功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故外力做功相同,B 项错;由图象可知,A、B 在外力作用下的位移比为 12,由功的定义可知, 221 ,A 项错;由速度图象可知,两物体匀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知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C 项正确。 5如图甲所示,匝数 n12 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水平放置的间距 l1m 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连,导轨电阻不计,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1T 的匀强磁场中,副线圈接阻值 E2 的电阻,与导轨接触良好的电阻 r1、质量 m导体棒在外力 F 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接图乙所示(正 6、弦图线 )规律变化,则()A电压表的示数为 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 5 次C电阻 R 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0时间内外力 F 做功 解析: 10,E mm3 V,故电源电动势为 e ),2T 2 2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E 3V,设原线圈的电压为 U,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线圈,副线圈的输出电流为 对原线圈构成的回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由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 、 ,对副线圈构成的回路,由欧姆定律I2 2I 2R,由以上式子可解得 U1V,A 错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f 5个周期1 次,故每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 10 次,B 错误;电阻 R 两端电压U2V,副线圈电流 1A ,原线圈电流 I A,所 7、以电阻 R 实际消耗2R U 2W ,C 错误;在 t时间内,电路产生的电热世昌的博客 (I RI 2r)t据能量守恒得 W 外 Q 故 W 外 Q48J,m 12 2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4Q 和 Q,a、O、b 三点将两点电荷的连线四等分,中垂线上的M、N 两点关于 O 点对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 两点的连线上自左向右电场强度不断减小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C将一负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点的过程中,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将一正电荷沿直线从 M 点移到 N 点的过程中,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答案:两个点电荷间距离为 L,电荷连线上距 4 8、Q 为 x 的 c 处场强为 0,由 k x L,即 c 点在 O、b 间,则 a、b 两点的连线上自左向右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QL x2 23加,选项 A 错误;由于 的长度大于 的长度,左侧点电荷的电荷量大于右侧,故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选项 B 正确;在 a、b 连线上 c 点的左侧电场方向向右,c 点的右侧电场方向向左,将一负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选项 C 正确;正电荷在 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斜向右上方,在 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斜向右下方,电场力对正电荷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9、,选项 D 正确。 7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P 点,质量为 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将弹簧压缩长度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后由静止释放,物体向右运动,若以物体开始运动时的位置为原点,沿水平向右建立一坐标轴 物体的速度平方 (坐标 x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平滑的曲线,A 为曲线的最高点,为直线,且 与 相切于B 点。 则关于 A、B 、C 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x A x0,a A0 Bx Ax 0 ,a Ax Bx 0,a Bg Dx C ,a C0体由静止释放,水平方向受到弹簧向右的弹 10、力和水平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先向右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 P 点的左侧某处,弹力减小到跟摩擦力相等,此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当运动到 P 点时,弹力为零,以后物体与弹簧分离,在恒定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 对照图线可知,物体在 A 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 0,由 x ,故 A 点xAx 0 ,选项 误;物体在 B 点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即弹簧此时处 xBx 0,a B g,选项 C 正确;物体在 C 点停止,a C0 由能量守恒有 ,选项 D 正确。 图甲所示,一个螺线管,它的绕线方法没有画出,A 是在 正下方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金属圆环 11、。 现在 a、b 两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 1 时间内 A 环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增加B0t 1 时间内 A 环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加后减小Ct 1t 2 和 t2t 3 时间内 A 环中的电流方向相同D0t 4 时间内 A 环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答案: 0 时刻螺线管中的电流为零,对金属圆环的作用力为零,之后螺线管中的电流在增大,穿过金属圆环中的磁通量在增大,由楞次定律得金属圆环中产生与螺线管中反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反向电流相互排斥;t 1时刻螺线管中的电流最大,电流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尽管穿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12、故螺线管对金属圆环的作用力也为零,所以在 0t 1时间内,A 环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加后减小,选项 A 错误、B 正确;t 1t 2时间内螺线管中的电流在减小,由楞次定律得 A 环中的电流方向与之相同;t 2t 3时间内电流在增大,由楞次定律得 A 环中的电流方向与之相反,由于 t1t 2和t2t 3时间内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相反,所以这两段时间内 A 环中的电流方向相同,选项 理可得 0t 1和 t1t 2时间内环中电流反向;t 2t 3和 t3t 4时间内环中的电流反向,选项 D 错误。 第卷(非选择题共 62 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9 题第 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13、都必须做答。 第 13 题第 1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47 分)9(6 分) 测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在_(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将木块放在靠近电火花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木块,木块在细线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图乙为此过程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5 个计数点 A、B、C 、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 4 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 a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