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高考物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 学案6 力 重力 弹力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相互作用学案 6 力重力弹力一、概念规律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 “风吹草动” ,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 2、,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4关于弹力,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弹性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弹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产生弹力的物体一定发生弹性形变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二、思想方法题组图 15如图 1 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 3、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6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两个物体 a、b(a、b 均处于静止状态,接触面光滑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重力与重心1重力大小 G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因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同一物体的重力在赤道处最小,并随高度增加而减小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并不一定“垂直地面” ,也不一定指向地心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于地球的引力,它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4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例 1】 病人在医院 4、里输液时,液体一滴一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液体共同的重心将()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规范思维针对训练 1如图 2 所示,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像、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图 2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与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二、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其大小的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 5、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的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或者定性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及弹力的方向2弹力的方向弹力 弹力的方向弹簧两端的弹力 与弹簧测力计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轻绳的弹力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杆的弹力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 2】 (2011丹东模拟)如图 3 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 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 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 6、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图 3(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 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规范思维针对训练 2请画出图 4 中 A 球的受力情况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胡克定律的应用【例 3】 (2010湖南15)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用大小为 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2 2 对训练 3(2009广东7)图 5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 5 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 k1、k 2 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 7、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基础演练】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并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2(2011济宁模拟)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到重力B同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和向下抛出后所受重力一样大C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D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有关图 63台球以速度 球桌边框成 角撞击 O 点,反弹后速度为 向 8、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 ,如图 6 所示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可能沿 向B一定沿 向C可能沿 向D可能沿 向4一个质量可以不计的弹簧,其弹力 F 的大小与长度 l 的关系如图 7 中的直线 a、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图 7A1 250 N/m B625 N/ 500 N /m D833 N /5一个长度为 L 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所示方式连接,A、B 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B 小球距悬点 O 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A3L B4L C5L D62 9、011泰安模拟)如图 9 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重 G,平衡时小球在A 处今用力 F 压小球至 B 处,使弹簧缩短 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图 9A BCG D以上都不对【能力提升】7(2010浙江宁波期末)a 、b 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 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8如图 10 所示,倾角为 30、重为 80 N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 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 80 对 10、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 2 N,方向竖直向下D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题号 1 2 3 4 5 6 7 1如图 11 所示,质量相等的 A、B 两物体在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推力 F 的作用下沿光滑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 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斜面的倾角为 30,则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多少。 图 1210如图 12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 B 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 A 与另一轻弹簧 C 连接,当弹簧 C 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 a 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 B 和弹簧 C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 C 的右 11、端由 a 点沿水平方向拉到 b 点时,弹簧 B 刚好没有形变,求 a、b 两点间的距离学案 6力重力弹力【课前双基回扣】1D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 “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脸部等更能承受击打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 错;“风吹草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B 错;力不可以离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产生的磁场发生的,磁场离不开磁铁,故 C 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故 D 正确2D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为一定值,故 A 错;只要在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就不为零,故 B 错;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 12、向下,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故 C 错3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所以 A 项错误;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因此 B 项正确;物体重心与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当质量分布不变、形状不变时,其重心不变,而形状改变时重心位置也改变,所以 C 项正确,D 项错误4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接触;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故 A 错弹力与重力性质不同,故 B 错C、D 正确5C在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水的重心下降,二者共同的重心在下降当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选项 6B用假设法,即假设存在法或假想分离法判断弹力的有无A 选项 13、中 a、b 间如果存在弹力,则 b 给 a 的弹力水平向左,a 将向左侧加速运动,显然与题设条件不符;或者假设拿掉任意一个物体,另一个没有变化,则判断两者之间没有弹力,故 A 选项中 a、b 间无弹力作用;同理,对于 C 选项可以判断出 a、b 间没有弹力;对于 D 选项,也可以假设 a、b 间有弹力,则 a(斜面) 对 b 的弹力将垂直于斜面向上,因此, b 的合外力不为零,b 受到向左的力的作用,即 b 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 a、b 间无弹力作用;B 选项,假设拿掉任意一个物体,则另一个的状态将要发生变化,故 a、b 间一定存在弹力思维提升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某种力的作用,则乙物体必同时对甲物体施加相同性质的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必然是施力物体这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2)力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研究对象) ,后者是施力物体,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