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6浙江版高考物理复习高考12题逐题特训预测题第1题 预测题型1内容摘要:

1、第 1 题 物理思想方法物体平衡及力学图象预测题型 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1(2015绥化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库仑在研究真空中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C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判断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安培定则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测出了元电荷 e 的数值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法拉第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2、台发电机D麦克斯韦最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3(多选)(2015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 4 月模拟)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应用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 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B “总电阻” 、 “交流电的有效值 ”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 3、里运用了微元法4(2015浙江五校二联考)有关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C用比值法来描述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其表达式为 a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5(2015江西师大附中、 鹰潭一中 4 月联考)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 4、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6(2015湖南省十三校第二次联考) 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伽利略斜面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 5、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D在公式 I 中电压 U 和电流 I 具有因果关系、公式 En 中 和 E 具有因果关系,a 中 v 和 a 具有因果关系2015杭州质检)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微元法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 E ,电容,加 6、速度 a 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2015湖北八校联考二模)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论证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D. 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9(多选)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质点、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库仑首先提出电场的概 7、念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答案精析一、选择题满分练第 1 题物理思想方法物体平衡及力学图象预测题型 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1A库仑研究真空中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时采用了控制 变量的方法, A 选项正确;牛顿无法计算出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因 为他不知道引力常量 G 的值,B 项错误;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结论合理外推, 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非理想 实验法,C 项错误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项错误 2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元 电荷 e 的数值 8、,故 A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 B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故 C 正确;法拉第最早提出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 D 正确3C 选项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 C 错误 4B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他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来源于 实践,而又高于 实践,它是实践和思维的结晶故 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 间的定量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故 B 正确;a 中 a 取决于力的大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加速度定义式 a ,故 C 错误;如果电场么电场强 度就有 9、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假 设法,而不是 归纳法故 D 错误5A人在跳起时保持离开车厢的速度向前匀速运动, 车厢 加速前进,两者会出现位移差,车厢的位移大,将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所以 A 项正确;物体受力大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大,力与加速度无直接关系,根据速度公式 v如果时间相等,加速度大则末速度大,所以 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 时间 t ,下落 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 C 项错2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的物体逐 渐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所以 D 项错误 6D感应电动势与磁通 10、量变化的快慢有关,与磁通量 变 化的多少无关;加速度是由合力产生的,与速度变化量无关7A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故 A 正确;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 B 错误;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故 C 错误;场强 E ,电 容 C 是采用比值法定义,而加a 不是采用比值法定 义,因为 a 与 F 成正比,与 m 成反比,不符合比值法定义的共 D 错误8D伽利略通过铜球在斜面上的实验及合理外推,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 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故 B 正确;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故 C 正确;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故 D 错误9物理学中有的物理量是采用比 值法定义的,有的则不是,例如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所以 a 不属于比值定义法, 选项 A 错误;质点、点 电荷都是为了项 B 正确;法拉第首先提出电场的概念,选项 C 错误;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 D 正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