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幂的乘方的法则推导带来指导性 .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 活动目的: 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学生是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角度出发, 问题环节设计跨越性不能太 大 , 要 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自己能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实质, 有成功的体验 . 活动的注意事项: 本环节的引入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 , 能够引起 学生兴趣,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 地 体会幂的乘方 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问题提出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独立来完成这几个问题 .前几个问题的 目的,是夯实用幂的意义来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计算方法 .而 在计算 2( 4)题时,应先鼓励 学生 进行 猜想结果,然后再来验证这样的一个字母表达的过程 .探索的方式从特殊到一般, 符合 学生 的认知 规律 , 进而总结出幂的乘方的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 第四环节:落实基础 活动内容: 一、 完成教科书例题 1 【【 例例 1】】 计计 算算 :: (1) (102)3。 (2) (b5)5。 (3) (an)3。 (4) - (x2)m。 (5) (y2)3 y。 (6) 2(a2)6 -- (a3)4 . 二、 随堂练习 1. 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 如果有错误请改正: (1) (x3)3 = x6。 (2)a6 a4 = a24 .. 2. 计算: (1) (103)3。 (2) -- (a2)5。 (3) (x3)4 x2。 (4) [(-- x)2 ]3。 (5) (-- a)2(a2)2。 (6) xx4 – x2 x3 活动目的: 学生刚刚接触到 新的 运算法则时,往往会感到十分的生疏,或者说对它的感觉仍旧停留在“雾里看花”状态,怎样拨开迷雾见真相。 这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对新知识 从熟悉到熟练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 要 精选基本习题,所以在处理例题 与随堂练习 时,一定要“精心”,无论是基本的习题,还是变化的习题,都要以透彻为最终目标 . 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处理例题中 前三个问题的困难不大,都是对法则的最基本应用 .后三个题都有一定的变化形式,( 4)题中“ — ”的理解在这里已经不 是难点,( 5)( 6)题中出现了法则的混用,应当提醒学生一定考虑好运算顺序再出手 ,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造成知识上的夹生饭,不利。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教学设计(2)
相关推荐
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解答第( 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完成第 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 2)、( 3)题与第( 1)题比较。 完成第 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小滑轮 C,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 C 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将( )A变大 B不变C变小 D无法确定解析: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两绳的合力,由于两绳的合力不变,故杆对滑轮 C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m)、牛(N)、秒(s) B米(m)、千克 (秒 (s)C千克(焦耳(J)、秒(s) D米(m)、千克(牛(N)解析:力学中选长度的单位米(m)、质量的单位千克(时间的单位秒(s) 作为基本单位,B 对答案
,请大家注意每行数里 5 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是 2 的倍数。 能行吗。 学生画符号,教师巡视、指导。 呈现分别画出符号的数,学生校对、确认。 2.探究发现特征。 ( 1)引导:请观察表里 5 的倍数,在每行里哪些是 5 的倍数,你能发现 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指出: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5 或 0。 (板书: 5 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