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组卷》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 考点16 力学实验(二)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力学实验(二)1(2015浙江理综,21) 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图 1(1)图 1 中 A、B、C、 D、E 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 (用字母表示)图 2(2)某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 2 所示的两条纸带和。 纸带_的加速度大(填“”或“”) ,其加速度大小为_。 22015广东理综,34(1)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 2、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_( 填“靠近”或“远离”) 计时器下端;_,_,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图(b) 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_(填“b” 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_。 3(2015江苏单科,11) 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交流电。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 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 3、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 记为“实验”) ,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 O 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 1,2,8。 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 O 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 2 所示。 图 2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 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 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 1 2 3 4 5 6 7 8v(cm/s) _ 世昌的博客 (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 4、的变化情况是_。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 “实验”),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 请问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 对比实验和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_42014广东理综,34(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 (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 由数据算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_N/m( g 取 m/砝码质量(g) 50 100 150弹簧长度()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 5、,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 (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 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 v。 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 (4)重复 (3)中的操作,得到 v 与 x 的关系如图(c)。 由图可知,v与 x 成_ 关系。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成正比。 52014天津理综,9(2)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 组装的实验装 6、置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更清晰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 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 7、经多次实验发现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6(2013新课标全国卷,2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 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 8、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等。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为求得 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小球的质量 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面到地面的高度 簧的压缩量 世昌的博客 弹簧原长 )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_。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x 图线。 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 h 不变,m 增加,sx 图线的斜率会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如果 m 不变,h 增加,sx 图线的斜率会_( 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 表达式可知,E p 与 x 的_次方成正比。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 9、博客 (2015山西省四校高三二次联考) 在暗室中用图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盘、带荧光刻度的毫米刻度尺、频闪仪。 实验步骤如下: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 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观察到空中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用竖直放置的毫米刻度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处理实验数据。 (1)实验中第一次观察到空中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 滴滴落的频率的关系为:_。 (2)实验中第一次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 30 同学 10、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 O 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应为 g_ m/滴 _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考) 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某探究小组的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Wv,Wv 2,W ,。 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 Q 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 (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 Q 点的速度)。 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示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1 1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理由是什么。 _。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度释放,测出物体从初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 3、L 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 Q 的速度 v1、v 2、v 3、v 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 Lv 图象。 根据绘制出的 L v 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 L 和 v 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 AL 图象 BL 图象1v 1L 图象 DL 象世昌的博客 (3)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_。 3(2015湖南省株州市高三检测) 在实验验证自由落体的重物机械能守恒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 O 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 、F 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 的距离为F 间。《优化重组卷》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 考点16 力学实验(二)
相关推荐
( 1)画出散点图; ( 2)从散点图中发现气温与热饮销售杯数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 新课标人教 A 版高一数学讲义 编写者:孟凡洲 : 191745313 4 ( 3)求回归方程; ( 4)如果某天的气温是 2 ℃ ,预测这天卖出的热饮杯数 . 结论 : ( 1)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 2)从上图看到,各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 区域里,因此
时,首先要把方程化为 __________,确定 __________的值,当 __________时,把 a,b,c 的值代入公式, x1, x2=____________求得方程的解 . 二. 尝试新知识 : 用求根公式法解方程 [例题 ](1)解方程 x27x18= 0.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 0),当 时,它的根是: ( 2) 4x2+1= 4x ( 3)(
子画出来。 自读自悟,圈圈画画感受深刻的词句。 集体交流,顺学而导: 依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脚腿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个别读,谈谈你懂了什么。 理解“落下”的意思 注意: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 (留下终生的残疾,留下痛苦的回忆,留下心灵的伤痛„„)这场可怕的疾病让英子失去了什么。 (失去灿烂的微笑
读课文,自学思考。 (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 要求: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