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内容摘要:

三、总结 提高。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第 11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7 页例 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 理解和 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课本第 17页例 7) (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15 (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 答,教师板书“ 48 4” (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 (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 48 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 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 (课件展示): 1.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 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 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二)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索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探索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2 7 2 4 ( 1)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 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通过例 7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 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 (课件展示): 1.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 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步骤。 (想想做做第 2题) 4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 然后列式解答。 5题。 (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 ( 2)你打算如何比较。 (让学生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比较方法,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选择估算方法来比较更为简单。 ) 6题。 16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然后说一说解决第 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解决第 2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第 12 课时:练习三(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9 页练习三 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 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练习三第 1题)。 6 7+4= 2 8+6= 7 9+5= 5 5+3= 3 9+7= 8 6+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 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2题。 43 8= 7 44= 39 5= 75 6= 3 284= 9 263= 6 724= 355 8= 学生分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3题。 (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 出问题。 小云有 5本相册,每本 96张照片;小兰有 4本相册,每本 126张照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云有多少张照片。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 (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题。 (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题。 小云和小兰各有多少张照片。 17 (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 答,集体订正。 (练习三第 6题)。 13 3= 2 14= 24 2= 16 3= 4 14= 24 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道题,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你是如何发现的。 再动手计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你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 13 课时:练习三( 2)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三 711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进位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加强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探索笔算乘法中的新情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2 5= 5 15= 12 7= 14 3= 17 4= 4 16= 6 16= 25 2= 2.提问:你认为在计算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三第 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展台展示作业,集体订正。 9题。 (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你打算如何解答。 ( 2)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个问题可以直接通过估算来解决,但第二个问题需要求出具体多多少则要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 10题。 (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 2)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两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一共有张数-送给同学张数=还 剩的张数) 11题。 (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你知道今日的房价是多少。 ( 2) 180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间需要多少个房间。 18 ( 3) 3个双人间需要多少元。 1个单人间呢。 一共需要多少元。 三、拓展延伸。 1道算式。 让学生观察后分组讨论,说一说先填写哪一个数位上数,再填写哪些数位。 先填写三位数(乘数)的个位,再考虑百位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计算顺序确定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道算式,学生尝试解答,不会的同学可以寻求帮助。 总结。 先确定一位数(乘数)的取值范围,再根据计算顺序确定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全课小结 你在本节课获得到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 14 课时:三位数(中间有 0)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 21页例 例 9。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的规律。 2. 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 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 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 1. 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的规 律。 2.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 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 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 :(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 2 800 2 6 700 7 800 30 3 10 3 50 0 设疑: 50 0=0还是 50 0=50。 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有关 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 理解“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 ,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 (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 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生说师完成板书: 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 0 3=0或 3 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 0的。 生答出:因为 3个 0相加等于 0,所以 0 3=0。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 0和 3相乘等于 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 0 7= 8 0= 0 0= 19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 7个 0相加等于 0) 教师:现在你知道 50 0=0还是 50 0=50。 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填一填: 25□ =0 □ 0=0 结合 □ 0=0 总结“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 0的乘法”笔算方法 :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 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 4个同样的看台,看。 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 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 馈。 3.师:一个看台有 102个座位,那么 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 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回答大约有 400个或 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 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 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 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 0。 生回答(因为十位上 0和 4相乘得 0)师:看来 4个看台有 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做 22页的想想做做第 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 4个学生板演。 ) 反馈:集 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 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 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 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 (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 5题。 ( 1)编 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解答) ( 2) 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 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原来有多少。 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 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 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 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 学生回答。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乘数中间有 0的乘法。 20 五、作业 22页第 4题。 : A组: B组 390 7 = □ 0 □ 3 280 = 4 840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