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按新课标分类汇编含答案内容摘要:
照强度比 CO2 浓度为 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 _______。 29. 【解析】 ⑴ 由图可以看出,当 CO2浓度由 1%到 %降低时,在短时间内,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是CO2+C5→2C 3,所以 CO2浓度降低时, C3含量降低,故物质 A是 C3。 ⑵ 在 CO2浓度为 1%时,由于 CO2+ C5→2 C 3,一个 C5生成两个 C3,所以 C3是 C5的两倍,故物质 B浓度比 A浓度低。 当 CO2浓度从 1%降到 %时, CO2浓度降低,但是 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但是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5的积累。 ⑶ CO2浓度为 %时, C3和 C5化合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后,暗反应保持稳定,此时仍根据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的反应式确定, C3化合物的量应是 C5化合物的量的 2倍。 故持续在CO2浓度为 %时, A浓度比 B浓度高。 ⑷ CO2浓度低时,意味着暗反应强度降低,所需要的 ATP及 [H]少。 【答案】 ⑴ C3化合物 ⑵ 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 C3和 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 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 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 C5化合物的 2倍。 当 CO2浓度突然降低时, 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5化合物积累。 ⑶ 高 ⑷ 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 ATP和 [H]少。 ( 11 年 大纲版全国卷 ) 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 未 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 ) 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 吸作用 B. 叶片光 合 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 束 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玉米 是 C4植物, 淀粉 是在 维管束鞘细胞 中合成的。 只有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叶片中才有淀粉的积累。 乙组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的原因是 弱光条件下叶片光 合 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答案】 B ( 2020 年安徽卷) 29.( 18 分) ( 10 分)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 下实验: 材料用具 :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 :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 A、 B、 C 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 60kg hm2)、氮肥( 255kg hm2)、保水剂( 60kg hm2) +氮肥( 255kg hm2) ,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 10:0011:00 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 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CO2 吸收量 /μ mol m2 s1 叶绿素含量/mg g1 A B C 实 验结论 :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 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步骤②。 (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 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 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 答案:( 1)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 2)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 3)小于 实验测得的 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 用释放量之差 ,O2。 解析:考察实验能力。 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步骤①应该增加正常生长,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步骤②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所以取相同部位的叶片。 ( 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 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是影响酶的数量和活性。 ( 3)实验测得的 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用释放量之差,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实际消耗量。 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 CO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 O2 的释放量。 ( 11年四川卷) 30( 21 分)回答下列 I、 II 小题。 I.( 9 分)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 _________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 海藻光合速率随着向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 B 点表示最佳 的 ________培养条件。 ( 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 ____________。 (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 _____________的实验。 ( 4 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 ____________。 答案:Ⅰ .( 9 分) ( 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1 分) CO2( 1 分) 光照( 1 分) ( 2)碳源和能源( 2 分) ( 3)在 ~ ( 2 分) ( 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 ( 2 分) 解析:( 1)海藻是植物,因此培养时必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矿质元素。 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 CO2。 B 点光照强度生物量最大。 ( 2)无光条件下海藻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因此必需提供有机物作 C源、能量来源。 ( 3) 要确定培 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 在 梯度。 ( 4)、根据图, 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需光照强度适宜,据表格知需 添加适宜浓度 葡萄糖 ( 11 年 大纲版全国卷) 33. ( 11 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 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组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8 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 CO2和 N2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 CO2和 N2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回答问题: ( 1)光照条件下,组 5 叶片通过 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___________的光解。 (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______。 ( 3)组 2 叶片中合成淀粉的 原料是 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 _________,后者是通过 __________产生的。 与组 2 相比,组 4 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_ __ 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组 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 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________(有、无)淀粉。 【 解析 】考查学生 获取信息、图表分析的能力。 图表分组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关系、影响因素等的掌握情况。 ( 1) 组 5 叶片 有光照、 CO2,可进行光合作 用产和淀粉。 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光反应中 H2O 的光解。 ( 2) 进行有氧呼吸的 条件是有氧气,还要注意题中条件是“ 黑暗条件下 ”,组 2 和组 6符合要求。 ( 3) 组 2 叶片 ,没有 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 淀粉 ,此过程需要 有氧呼吸 产生的 ATP 作为 直接能源物质。 与组 2 相比,组 4 叶片 不同的条件是 组 4 叶片无氧气,所以 组 4 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 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 ATP。 ( 4) 如果组 7 的蒸馏水中只通入 N2, 无 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无 淀粉。 【答案】( 1)光 合 H2O ( 2)组 2 和组 6 ( 3)葡萄糖 ATP 有氧呼吸 4 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 ATP ( 4)无 ( 11年广东卷) 26.( 16 分)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 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 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图 10 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 蝴蝶兰的干重增加量 ( 1)依图 9 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 0~4 时 (填“有”或“无”) ATP 和 [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 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 10~16 时无明显 CO2 吸收的直接 原因是。 ( 2)从图 10 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 此外,由于蝴 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 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2答案:( 1)有 此时段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 [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 ATP 生成;无 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 ATP 和 [H],故不存在暗反应;气孔关闭。 ( 2)干旱 遮阴 ( 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 11年广东卷) 29.( 16 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pH 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 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 mL) 调 pH 至 处理时间( min) 溶液颜色 ① Y 10 绿色 ② 10 绿色 ③ 10 黄绿色 ④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 X 应该为 ,原因是。 ( 2)表中 Y 应该为 ,原因是。 (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 (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2答案:( 1)二氧化硅( SiO2) 使研磨更加充分 ( 2) 以 作为 pH 梯度进行实验 ( 3) pH 小于 叶绿素会由于酸性 pH 值而被破坏 ( 4) 略 细胞呼吸 ( 11年山东卷) 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 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 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 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答案: D ( 2020年江苏卷) 26.( 8分)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 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AB 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 ;曲线 BC 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 C点开始下降的主。20xx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按新课标分类汇编含答案
相关推荐
1、(2011江苏物理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N。
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国位于 半球。 (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 洲东部, 洋的西岸。 ( 3)我国陆地领土面约 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 斯、 ,居世界第三位。 ( 4)邻国: C。 ( 5)图中 E 是 ________ (海)。 ( 6)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 省区 1 是 ________。 “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 答问题。 (共 14 分) (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_____,它是第
1、、选择题1.(2011江苏物理粒子从 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粒子带负电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理解:(1)粒子轨迹弯向的一侧与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的关系(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以及动能变化的关系【精讲精析】选 场强的方向相反
1、、选择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来判定 A、B 选项,再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小于 90或大于
1、、选择题1.(2011北京高考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 S 闭合后,在变阻器 流表的示数增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局部电阻变化干路电流变化内阻压降变化路端电压变化各支路电压电流变化总电阻变化【精讲精析】选 0 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 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内阻压降增加,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同时,定值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