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名师预测物理试题 知识点09 电磁感应内容摘要:
1、:电磁感应1风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风力作用下,风杯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圏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风速为 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变为 v2感应电流的峰值 期 T 和电动势 )A大,T 变小B大,T 不变C小,T 变小D变,E 变大答 案 :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心的线圈、线圈 B、电流计及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放在线圈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由此可以推断()圈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答案:右图所示,在匀强磁场 B 中放一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 2、轨跟固定的大导体矩形环 M 相连接,导轨上放一根金属导体棒 与导轨紧密接触,磁感应线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 若导体棒匀速地向右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M 所包围的固定闭合小矩形导体环 N 中电流表内 ( )A. 有自下而上的恒定电流B产生自上而下的恒定电流C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D没有感应电流答案:如图所示回路竖直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回路平面向外,导线 以贴着光滑竖直长导轨下滑设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为 R,当导线 静止开始下落后,下面有关回路中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A导线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导线加速下落过程中,导线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C导线加速下落 3、过程中,导线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导线增加的动能和A 导线达到稳定速度后的下落过程中,导线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回路中增加的内能答案: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如图所示,在北京某中学实验室的水平桌面上,放置边长为 L 的正方形闭合导体线圈 圈的 沿南北方向,沿东西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使线圈向东平动,则 b 点的电势比 a 点的电势低B若使线圈向北平动,则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低C若以 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abcd以 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adcd图所示,甲是闭合铜线框,乙是有缺口的铜线框,丙是闭合的塑料线框,它们的正下方都放置一薄强磁铁 4、,现将甲、乙、丙拿至相同高度 H 处同时释放(各线框下落过程中不翻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同时落地B甲、乙同时落地,丙后落地C甲、丙同时落地,乙后落地D乙、丙同时落地,甲后落地答案: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导线框 A、B 在靠得很近的竖直平面内,线框的对应边相互平行。 线框 A 固定且通有电流 I,线框 B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 A 下方的过程中( )A穿过线框 B 的磁通量先变小后变大B线框 B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C线框 B 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D线框 B 的机械能一直减小答案:导线弯成如右图所示的闭合线圈,以速度 v 向左匀速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 5、场,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外。 线圈总电阻为 R,从线圈进入磁场开始到完全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感应电流一直沿顺时针方向B线圈受到的安培力先增大,后减小C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E=过线圈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2答案:代科学研究中常用到高速电子,电子感应加速器就是利用感生电场加速电子的设备。 电子感应加速器主要有上、下电磁铁磁极和环形真空室组成。 当电磁铁绕组通以变化的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穿过真空盒所包围的区域内的磁通量也随时间变化,这时真空盒空间内就产生感应涡旋电场,电子将在涡旋电场作用下得到加速。 如图所示(上图为侧视图、下图为真空室的俯视图),若电子被“约束”在半径为电磁铁绕组通有图 6、中所示的电流时( )A电子在轨道上逆时针运动B保持电流的方向不变,当电流增大时,电子将加速C保持电流的方向不变,当电流减小时,电子将加速D被加速时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答案:根相距为 L 的足够长的金属弯角光滑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质量均为 m 的金属细杆 ab、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导轨的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 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 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 作用下以速度 v 沿导轨匀速运动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拉力 F 的大小为 mg B 7、回路中电流为mg 7路中电流的总功率为 Dm 与 v 大小的关系为 m案:二、填空题(共 2 小题,共 30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空室真空室电子轨道,在动脉血管左右两侧安装电极并连接电压表,设血管直径是 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血流速度大小为 (取两位有效数字)12. 有一个被称为“千人震”的趣味物理小实验,实验是用一节电动势为 根导线,开关和一个用于日光灯上的镇流器,几位做这个实验的同学手拉手成一串,另一同学将电池、镇流器、开关用导线将它们首、尾两位同学两个空着的手相连,如图 9 所示,在开关通或断时,就会连成一串的同学都有触电感觉,该实验原理是;人有触电感觉时开关是接通还是开关是断开的瞬间 8、,因为。 13. 如图 10 所示,水平铜盘半径为 r,置于磁感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铜盘绕过中心轴以角速度 做匀速圆周运动,铜盘的中心及边缘处分别用滑片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n,变压器的副线圈与一电阻为 R 的负载相连,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_,通过负载 R 的电流为_。 三、计算题(共 4 小题,共 80 分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如图 12 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 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O线圈匝数40,电阻长 9、速度 ,10/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线圈两端外接电阻的用电器和一个交流电流表。 求:()线圈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电流表的读数;()用电器的功率解:()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由欧姆定律得电流的最大值: 流的有效值 2)用电器上消耗的电功率: 平的平行虚线间距为 d=50间有 B=匀强磁场。 一个正方形线圈边长为 l=10圈质量 m=100g,电阻为 R=始时,线圈的下边缘到磁场上边缘的距离为 h=80线圈由静止释放,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的速度相等。 取 g=10m/: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电热 Q。 线圈下边缘穿越磁场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v。 线圈下边缘穿越磁场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小值 10、a。 解:由于线圈完全处于磁场中时不产生电热,所以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电热 Q 就是线圈从图中 2 位置到 4 位置产生的电热,而 2、4 位置动能相同,由能量守恒 Q= 位置时线圈速度一定最小,而 3 到 4 线圈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有g(得 v=2 m/s 22 到 3 是减速过程,因此安培力 减小,由 加速度减小,到 3位置时加速度最小,a=s 2如下图甲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 Q 相距为 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 ,导轨电阻不计。 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长为 L 的金属棒 直于 Q 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电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 m、电阻为 R,另有一条纸带固定金属棒 11、 ,纸带另一端通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 ,且能正常工作。 在两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右端电路,灯泡的电阻 R,定值电阻 R,电阻箱电阻调到使 2R,重力加速度为 g,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已知相邻点迹的时间间隔为 T,如下图乙所示,试求:(1)求磁感应强度为 B 有多大。 (2)当金属棒下滑距离为 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 2个电路产生的电热。 答案:(1) 23(2) 02解析:(1)根据图乙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可看出,金属棒最终做匀速运动,且速度最大,最大值为 s/T,达到最大速度时,则有 安 F 安 总其中 R 总6总3 (2)由能量守恒知,放出的电热 Q= 21,可得 0217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直轨道 定在同一水平面内,Q 平行且足够长,两轨道间的宽度 L道左端接一阻值 R=。2012高考名师预测物理试题 知识点09 电磁感应
相关推荐
( 4)抽到的序号会是 1吗。 ( 5)你能列举与事件( 3)相似的事件吗。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至 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 2)出现的点数会是 7吗。 ( 3)出现的点数大于 0吗。 ( 4)出现的点数会是 4吗。 ( 5)你能列举与事件( 3)相似的事件吗。 在一定条件下 :
: 你知道 m与 n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nm由 m和 n的含义可知 0≤m≤n,进而 0≤ ≤1, ∴ 0≤P(A)≤1 特别地:当 A为必然事件时, P(A)=1。 当 A为不可能事件时, P(A)=0. 易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 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 0。 0 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概率的值
1122 用树形图列出的结果看起来一目了然,当事件要经过多次步骤(三步以上)完成时,用这种树形图的方法求事件的概率很有效 . 想一想,什么时候使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使用“树形图法”方便。 当事件要经过多个步骤完成时 :三步以上 ,用“树形图 ” 的方法求事件的概率很有效 . 当事件涉及两个元素,并且出现的结果数目为了不重不漏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用列表法 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
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柯:斧柄。 怀友时只能空口吟那首笛念友的 《 思旧赋 》 ,回到京城反倒成了那个烂掉斧柄的人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沉没的船。 • :旁边。 • :无数的船只。 • :枯病的树,诗人自喻。 • :比喻生机。 沉船旁边上千只船反而扬帆而过,病树前面上万棵树倒是春意盎然。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你
1、【弹力】 弹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弹力是在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计算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