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31讲内容摘要:
1、【单摆】 单摆习题课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它做简谐运动的条件;(2)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 2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周期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3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先提出疑问,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由教师实验验证,使学生能更好的有目的去观察实验。 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本课难点在于力的分析上,由教师画好受力分析图,用彩粉笔标示,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这部分内容属于 A 类要求及了解内容,只 2、要使大部分学生能明白基本过程即可,重在强调最后结论。 三、教具1演示单摆振动周期的影响因素三个单摆:两个摆长相同,质量不同;两个摆长不同。 2投影仪,投影片。 (内容见附录)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什么是简谐运动。 答:物体做机械振动,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前节课我们学习了弹簧振子,了解了简谐运动和振动周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钟表店里摆钟摆锤的振动(教师展示摆钟钟摆的振动),这种振动有什么特点呢。 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钟摆类似于物理上的一种理想模型单摆。 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单摆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拿出单摆展示,同时介绍单摆构成)这就是单 3、摆,一根绳子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球。 物理上的单摆,是在一个固定的悬点下,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一个一定质量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地摆动。 所以,实际的单摆要求绳子轻而长,小球要小而重,将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单摆振动类似于钟摆振动。 我们这一章研究的是机械振动,而单摆振动也属于机械振动,单摆振动也是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这个平衡位置,就是绳子处于竖直的位置。 我们在学习机械振动时,曾经提到过机械振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运动中物体所受阻力要足够小;二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总是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对于第一个条件单摆是符合的,单摆绳要轻而长,球要小而重都是为了减少阻力;第二个条件说到回 4、复力。 提问:单摆的回复力又由谁来提供。 答:单摆的回复力由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来提供。 (教师对答案先不否定,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把受力图画在黑板上。 )1单摆的回复力要分析单摆回复力,先从单摆受力入手。 单摆从 A 位置释放,沿 弧在平衡点 O 附近来回运动,以任一位置 C 为例,此时摆球受重力 G,拉力 T 作用,由于摆球沿圆弧运动,所以将重力分解成切线方向分力 线拉力 T 和 供了向心力。 那么另一重力分力 左侧还是右侧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而且正是在。 (此处可以再复习平衡位置与回复力的关系:平衡位置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因此 复力怎么表示。 由单摆的回复力的表达式能否看出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书上 5、已给出了具体的推导过程,其中用到了两个近似:(1);(2)在小角度下 线与 线近似相等。 这两个近似成立的条件是摆角很小,5。 (见附表,打印在投影片上。 )由投影片我们可知 在 5之内,并且以弧度为角度单位,。 在分析了推导过程后,给出结论:5的情况下,单摆的回复力为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即物体在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为简谐运动。 所以,当 5时,单摆振动是一种简谐运动。 2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特征: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但这个回复力的得到并不是无条件的,一定是在摆角 5时,单摆振动回复力才具有这个特征。 这也就是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的条件。 条件 6、:摆角 5。 前面我们所学简谐运动是以弹簧振子系统为例,单摆振动和弹簧振子不同,从回复力上说,虽然都具有同一特征,却由不同的力来提供。 弹簧振子回复力由合力提供,而单摆则是由重力的一个分力来提供回复力。 这是回复力不同,那么其他方面,还有没有不同呢。 我们在学习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还提到过弹簧振子系统周期与振幅无关,那么单摆的周期和振幅有没有关系呢。 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来看一看。 3单摆的周期要研究周期和振幅有没有关系,其他条件就应不变。 这里有两个单摆(展示单摆),摆长相同,摆球质量不同,这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呢。 也就是单摆的周期和摆球的质量有没有关。 那么就先来看一下质量不同,摆长和振幅相同,单摆振动周期是 7、不是相同。 演示 1 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现象:两摆球摆动是同步的,即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不会受影响。 ,在做之前还要明确一点,振幅是不是可任意取。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研究属于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的周期,所以摆角不要超过 5。 演示 2 摆角小于 5的情况下,把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 现象:摆球同步振动,说明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振幅无关。 刚才做过的两个演示实验,证实了单摆振动周期和摆球质量、振幅无关,那么周期和什么有关。 由前所说这两个摆摆长相等,如果 L 不等,改变了这个条件会不会影响周期。 演示 3 取摆长不同,两个摆球从某一高度同时释放,注意要 5。 现象:两摆振动不同步,而 8、且摆长越长,振动就越慢。 这说明单摆振动和摆长有关。 具体有什么关系呢。 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得到:同时这个公式的提出,也是在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的前提下,即满足摆角5。 条件:摆角 5还可以根据这个周期公式测某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周期,就可以得到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提问:由以上演示实验和周期公式,我们可知道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 答: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而与振幅和质量无关。 单摆周期的这种与振幅无关的性质,叫做等时性。 单摆的等时性是由伽利略首先发现的。 (此处可以讲一下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小故事。 )钟摆的摆动就具有这种性质,摆钟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9、的,据说这种等时性最早是由伽利略从教堂的灯的摆动发现的。 如果条件改变了,比如说(拿出摆钟展示)这,那么就要把摆长调整一下,应缩短 L,使 T 减小;如果这个钟在北京走得好好的,带到广州去会怎么样。 由于广州 g,小于北京的 g 值,所以 T 变大,钟也会走慢;同样,把钟带到月球上钟也会变慢。 4课堂练习(见投影片)题目甲乙两个单摆,甲的摆长是乙摆长的 4 倍,乙摆球质量是甲球质量的 2 倍。 在甲振动 5 次的时间内,乙摆球振动_次。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周期的影响因素。 已知摆长和质量比例关系,但由周期公式和前面所做演示实验可知,周期与质量无关,甲的摆长是乙的摆长的 4倍,那么甲的周期就是乙的周期的 2 10、 倍,频率是 1/2,所以甲振动 5 次,同时乙振动 10 次。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只有在小角度时单摆振动才能近式测某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周期,就可以得到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单摆习题课 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型 习题课。 三、教学方法 程序设疑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问 1实际单摆在何种情况下可近似看成理想单摆。 答:在实际中,将质量很小,伸缩可以忽略的长线,系一质量较大,体积很小的小球所构成的系统,即 L 线 R 球 ,m 线 m 球 的情况下,近似看成理想单摆。 问 2单 11、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源是什么。 具体形式是什么。 答:摆球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或者说摆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即是使摆球振动的回复力,F 回 3单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看成简谐运动。 在这个条件下作了哪两点近似。 答:在摆角小于 5时,单摆的振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 在此条件下,有如下两个近似关系:问 4单摆的周期公式。 (二)知识应用例 1一个单摆,周期是 T。 (1)如果摆球质量增到 2 倍,周期变为多少。 答:单摆周期与质量无关,周期不变,仍为 T。 (2)如果摆的振幅增到 2 倍(摆角仍小于 5),周期变为多少。 答:单摆周期与振幅无关,周期不变,仍为 T。 (3)如果摆长增到 2 倍,周期变为多 12、少。 (4)如果将单摆从赤道移到两极,周期如何变化。 答:g 变小,周期将变大。 (5)将此单摆由海平面移至高山上,周期如何变化。 答:g 变小,周期将变大。 (6)假定把钟摆看作单摆,将此单摆从地球表面移至月球表面,这座摆钟是走快了,还是走慢了。 答:g 变小,周期将变大,与实际时间相比走慢了。 (7)如要走时准确,应怎样改变摆长。 答:将摆长缩短。 (8)若该单摆是秒摆,移到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地方,周期变为多少。 若同学不知何为秒摆,教师可介绍什么是秒摆;周期为 2 秒的摆。 再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计算出 T2T。 例 2如图,摆长为 L 的单摆,若在悬点 O 的正下方 A 点固定一颗钉子,A 点距悬点 O 13、的距离为 L/3,试求这个单摆完成一个全振动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解答 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当摆线不碰到钉子时,A 点成为“悬点”,单摆的摆长由 L 变为 2L/3。 由题意知,如图所示是一个双线摆,它是由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一个小球而构成的,并悬挂于水平支架上,若两线各长为 L,夹角为 ,当小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发生微小振动时(简谐运动),它的周期是多少。 分析解答 当双线摆在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发生微小振动时,其等例 4如图,半径 R1m 的一段竖直光滑圆槽,A、B 两(1)将小球甲由 A 点静止释放,则它第一次运动到 O 所用时间为多少。 解答 先判断甲做简谐运动,等效摆长为 R,所以第一次运动到 O 所用时间为 T/4,即为 2)将小球乙与小球甲同时释放(乙的位置低于甲),两小球将会在何处相碰。 ,所以将会在 O相碰;(3)将小球乙由球面中心 O 释放,小球。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31讲
相关推荐
1、、周期和频率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2)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定性)。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什么。 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他们都在使劲地拉车呢。 下面,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赶快开始吧。 天鹅。 —— (点击课件,出现天鹅)天鹅向哪儿钻。 (课件突示 重点字词 )(向云里钻)向上吧(教师加上动作:往上指)怎么钻哪。 (伸着脖子)说明很使劲儿吧。 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天鹅在“使劲”地向云里钻呢。 谁来读天鹅这一句。 大虾。 —— (点击课件,出现大虾)大虾往哪儿靠。
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 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 再读一读,好吗。 生: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多孤单 啊。 读 ——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他看到萧萧的落叶,看到捉促织的儿童,他心里又是多凄凉啊,读 ——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
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展示。 如:爱好集邮者的集邮册;爱好旅游者的照片或视频;小制作、小发明、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 中国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我们丰富的体验
1、、教学目标(1)知道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并能从能量的观点给予说明。 (2)知道受迫振动的概念。 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跟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3)理解共振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共振的应用和危害。 二、教学重点、难点受迫振动,共振。 三、教具弹簧振子、受迫振动演示仪、摆的共振演示器、投影仪、投影片若干。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