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35讲内容摘要: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教学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方法:讲练法、阅读法、学过程新课引入放录像学生叙述听到的声音情况火车进站向你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出站驶离你时,音调变低.教师同是汽笛发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现象.板书多普勒效应新课教学(一)多普勒效应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这一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 1842 年首先发现的,所以称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二)多普勒效应的解释1. 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 2、的个数。 这时因为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2多普勒效应的产生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都不动时,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波源相对于介质不动,当观察者朝着波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当观察者远离波源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当观察者的速度与波速相等时接收不到波,此时接收到的频率变为零。 观察者相对于介质不动,当波源接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小结并板书: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 3、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强调: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的频率是不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 3用 件分别展示观察者远离波源,靠近波源的情况.(三)多普勒效应的应用1.教师讲不仅是机械波,以后要学到的电磁波和光波,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可以从火车的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有经验的战士可以从炮弹飞行时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时,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由此可指示汽车的速度.结用投影片出示小结思考题:、板书设计多普勒效应 现象:观察者接收 4、到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判断火车运动快慢和方向判断汽车速度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规律应用、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教学目的 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分子小,小到什么程度,物体中分子多,多到什么程度(认识分子)教 具 一定量的小钢球、米尺、量筒、游标卡尺等教学过程引言前面学习了有关力学方面知识,认识了力和运动的规律,从这一章开始,将学习有关热学方面知识。 初中也学习了一些热现象,对于物质也用分子运动论去认识,但很不够。 这一章要进一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并认识热现象的本质,包括热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5、定律。 一、复习提问初中学过的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分子提问:什么是分子。 又问:分子到底有多大。 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分子的大小。 让学生做启发性实验:用一量筒、一把米尺、一定量小米,若把小米看做是球形的,测出小米直径。 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并完成实验。 实验方法之一:用量筒测出一定量小米的体积 V,再把小米平摊在水平桌上,不让其重叠,测出所占面积 S,则小米直径 dV/出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把分子近似认为是球形的,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可以认为等于油分子的直径。 教师指出:用上述的方法测得结果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 米。 精确实验测得:钨原子直径为 21 6、010 米,H 2O 分子直径是 410 10 米,H 2 分子直径为 210 10 米。 由此可见,分子是非常小的,因此宏观物体都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佛加德罗常数提问:化学中学过 1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都相同,这个数是多大。 (阿佛加德罗常数 N 023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基本常数,科学工作者不断用各种方法测量它。 以期得到更加精确的值。 例题 1已知一个水分子的直径为 41010 米,1的质量是 克,求1所含的分子数。 解:1的体积是 05 个水分子的体积为291046 ) ( N .分子的质量根据阿佛加德罗常数很容易算出分子的质量,让学生讨论解出下题例题 2已知 1质量是 标况下,0 5 g/每个 7、1:1 2 的质量 0 3 有 023 个分子,则一个 质量解 2:标况下 1体积是 3.2735 4实际上分子间是有间隙的演示: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实验证明,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的。 三、小结综上所述,可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是很小的,一般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米,(米)。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四、指导学阅读材料纳米技术要求学生知道:1、什么叫做纳米。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相当于 1 米的十亿分之一,即 1 10 9么叫做纳米技术。 一门以 100 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称为纳米科技。 五、同步练习、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的()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C、体积D、密度、答案:置作业1、2。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35讲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1
c 都是非 0 的整数,如果存在 ab=c,那么(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5 4=20,则(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12 能被( )整除,所以 ( )是 12的( )数。 ( )能被 2 整除,所以
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34讲
1、、波的图象习题课 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波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知道波的三要素的重要性;(3)利用波的三要素解决各种波动问题。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1)学会抽象思维;(2)学会建立时空观念。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波的三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利用波的空间周期性与时间周期性分析波的问题。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
哪种方式最合算导学案
解释小亮这样做的道理吗。 ( 2)小明他们试验转了 100 次转盘,总共获得购物券 1320 元,因此他认为每转动的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应为 132 元,小亮的方法不正确。 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两人的结果不同,谁正确。 请你合理解释。 三、典例分析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规定,凡购买 200 元以上物品的顾客均可获奖,可以直接获得购物 券 10 元,也可以参加摸奖.摸奖的具体方法是
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文案例
出来。 请读读 5—8自然段,然后画出作者明白时间宝贵的句子。 (师出示课件,细读体味四个句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 生 1: “光阴 ”是指时间, “金 ”是指 “黄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说明时间的宝贵,金钱永远买不到的。 生 2:光阴就像射出的箭,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