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40讲内容摘要:
1、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实例;(2)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计算一些简单的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问题。 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内容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三、教具幻灯、幻 2、灯片,其内容是:1反映电能、机械能、化学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2反映自然界各种形式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 3历史上有人设计的“永动机”插图。 、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 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 能的转化过程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1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 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 3、假定这过程没有与周围物体有热交换,即不散热也不吸热)。 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 W=E 表示了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数量恰好等于物体内能增加的数量。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 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 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 Q=E 表示吸收的热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 4、 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E,即W+Q=量和内能之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量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量和另外物体内能减少量(内能转移量)之和。 进而说明,内能和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 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5、(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画出图表让学生回答分析: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 ”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 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 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 6、,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 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5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 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 问打击 20 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已知铁锤的质量为 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是 10m/s,铁钉质量是 40g,铁的比热是 02J/()。 归纳学 7、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 如果用 E 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 M 和 m 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 v 表示。 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 因此有Q=c 为铁钉的比热,t 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 将上面两个公式联立,得出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 24。 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 8、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 只能说做功与热量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五、课堂小结自然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每一种运动都对应着一种能。 能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 应该知道,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通过课上的例题计算,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六、说明,第一次完整、细致地学习。 此定律对今后学习物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铺垫。 教学上要重视,课堂 9、上讲解要细致和透彻。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目标 1、了解热传导过程的方向性2、了解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什么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3、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法以及这两面三刀种表述的物 理实质4、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教学重点与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及材料的收集教学方法 :学生课堂自学结合讨论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的是做功与对物体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2、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间相互转化过程中遵守的规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 二、新课讲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讨论 :思考:1、 10、何为热传导的方向性。 2、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 它违背了什么规律。 3、何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它有几种表述方法。 归纳:一)、热传导的方向性:高温物体只能“自发地”将热量传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必须要依靠外界的辅助才能将热量传给高温物体。 二)、第二类永动机、没有冷凝器的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特征: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引起其他变化。 、结论: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尽管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它变化三)、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 (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表述二:不可 11、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按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表述)小结: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四)、能量耗散在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由于方向性,使得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不可能使转化后的能量全部加以利用,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会流散,这种现象叫能量耗散。 五)、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绝对零度Tt+单位:开尔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图表,指出:大量的事实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三、习题精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内能不能转化为动能C、摩擦生热是动能向内能的转化D、热机的效率最多可以达到 1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量永不枯竭,不必节约能源C、自然界中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D、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答案:1、C 2、CD。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40讲
相关推荐
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 ?分别是那几次。 佝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 小女孩) 预设 1(小鸟不大树话别) 师: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进很进的地方去。 临走乊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树对鸟儿说 ?(示意学生读 ) 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地球母亲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 (大气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等) ( 2)朗读、品读、挑战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 3)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丽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做。 (热爱、保护) 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是啊,地球母亲无私养育着我们,精心保护着我们,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壮观,那样的和蔼可亲。 但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教学目标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
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 —— (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 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 ( 6 )、指导朗读: 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 试试看。 2 、牵动理解 2 —— 3 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
近 50℃),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 2) 1 月平均气温 0176。 C 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 一、 我国 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 很大。 教 学活动 3 三、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请同学们思考分析以下下问题。 (组织学生生讨论) ( 1)、我国南北跨纬度多少。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