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资料1-2内容摘要:

1、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5 m/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 37.5 m 所需时间为() A3 s B4 s C5 s D6 位移公式得:sv 0t 得 st 25 4 s 停止,故 s 舍去,应选 24(2012佛山一模)如图 12 4 所示,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x ) A11 B12 C13 D14解析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 v B,v C2v C,将各瞬时速度代入可知选项 C 正确答案253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 2、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图 125 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11 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的距离约为() A6.5 m B10 m 20 m D45 B 长度为 Lm,小石子从 用时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经过 v20 m/s,小石子从静止开始下落到该处的高度为 h,则 得 h20 m,由于 小石子出发点离 0 4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的位移分别为 3 m 和 2 m,那么从 2 s 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A1.5 m Bm Cm D1 平均速度可求 0.5 s、1.5 s 时的速 3、度分别为 3 m/s 和 2 m/s,得 a1 m/v 0 .5 m/s,共运动 3.5 s,2 s 末后汽车还能运动 1.5 s,由 s s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 A、B、C 三点,已知 C,质点在 和 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出() 质点在 的运动时间 质点在 的平均速度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质点在 C 点的瞬时速度A B C D解析设 C 段用时为 v 2 ,又a ,v Cv 2a ,由知,可求出;由知,可求出(同理(显然选项 不可求出答案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前 3 s 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 s1s 2s 4、 3149 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 s 末的速度之比是 123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上初速度 ,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初速,故 A、C、D 均正确对 B 项,平抛运动也满足,故 发散思维法)答案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 4 s 停止,若在第 1 s 内的位移是 14 m,则最后 1 s 内位移是() A3.5 m B2 m C1 m D0解析利用“逆向推理法” ,把物体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7531,所以 ,s 12 m故选 B.(逆反思维法 5、)71 14 8(2012成都模拟)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 秒内位移为 8.0 m,在第 3 秒内位移为 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 m/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m/体在第 末速度一定为 4.0 m/体在第 末速度一定为 0.5 m/物体在第 3 秒末速度减为零,则由 s3s 12可得 am/ 可得 .0 m/s.由 3 可得 .5 m/s;若物体在第 3 秒内已减速至零,v m/体在第 末的速度小于 0.5 m/s,甚至可能为零不管物体在第 3 秒内是否减速为零,C 都是不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9一列火车有 n 节 6、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 123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 1234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 1)( )( )2 3 2 n n 1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 v,那么在整个列车通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s vt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速度之比与位移12的平方根成反比,比值为 1 ,A 错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2 3 357(2n1),B 错误,而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1)( )( ),C 正确,整个列车通过观察者的 7、平均2 3 2 n n 1速度为 ,D 错误(发散思维法)10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 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 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t,汽车的质量为 m,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v,则()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车刹车时间 t车的刹车距离为 svt车的刹车距离为 svt F知,制动时间应为 t ,A 、B 错误;刹车距离应为va ,C 错误、D 正确(逆反思维法)11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 8、线运动,刚运动了 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 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1a 2 等于 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1 2 等于 11v 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 s1s 2 等于 12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a1a 2 不等于 12解析汽车由静止运动 8 s,又经 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 vt a 2 ,A 错、D 错,又由 2a 2 ,C 错,由 知, 1 21 1,B 对1 v v2 v 12物体以速度 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 9、 A、B 两点,所用时间为 t,现在物体从 A 点由静,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某一最大速度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B 点速度恰好减为 0,所用时间仍为 )Av m 只能为 2v,与 a1、a 2 的大小有关Bv m 可为许多值,与 a1、a 2 的大小有关Ca 1、a 2 必须是一定的Da 1、a 2 必须满足 a1速运动时 s加速、匀减速运动时 s 2由得 v由 : s得: ,所以选项 D 正确a113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 10 s 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 8 节车厢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 m(连接处长度 10、不计),求:(1)火车的加速度的大小;(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解析(1)由题知,火车做匀减速运动,设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a,L8 L6 La10 2,a m/m/s 8100(2)设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大小为 v0,v m/s5.6 m/v 8L 64820v v 0得 .2 m/s.( 发散思维法)1)m/s 2(2)7.2 m/26(2011南开区高三检测)如图 126 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2 m/s、加速度 a2 m/下滑,在到达底端前 1 s 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L,其中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v 是多少。 (3)斜面的长度 L 是多少。 解析a2 m/s 2,v 02 m/sv 11 a1272v1v 0v 0t 2联立得 t2 s,L15 t 总 t 13 vv 0 8 m/1)3 s (2)8 m/s(3)15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