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01讲内容摘要: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正确找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量;知道力的国际单位是 N(牛顿);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3)会画力的图示。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5)初步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来命名或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能力目标通过力的图示,体会用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量)的方法。 通过指明受力物和施力物来体会如何挖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准确把握这一力的初步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力的物质性体现在:没有脱离物 2、体的力存在,一个孤立的物体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即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 在这里,不宜提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也不宜举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不受下滑力的例子。 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应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把握。 虽然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也不要过早地提出“质点”的概念。 三、教具磁铁、小铁块、细线;弹簧秤、钩码(学生用,2 人一组);刻度尺、圆规。 有条件地可利用投影设备,并准备相应的作力的图示的投影片或实物投影图。 、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力学知识、热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和光的知识,到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 上节课已经提到,无论从内容要求、学习方法和能力要求都要深化。 我们初中所学力和运动、功 3、和能都属于力学知识,其中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又是重点和基础。 无论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还是功和能和关系,都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准确把握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第一章就讨论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章 力一、力提问:什么是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演示: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引导答出:细线对钩码施加了力。 演示:磁铁吸引铁块。 引导答出:磁铁对铁块施加了作用力。 提问:再举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实例,要求说出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 (对学生举出的目前不好说明的实例,不要过多分析,可指明以后会涉及。 )小结:力是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 4、的物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 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当我们研究某一个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例如说物体受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符号是什么。 提问:仅说一个力多大(是多少 N)能不能完整地表达了这个力。 引导学生答出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点)2力的大小和方向(1)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 单位是 N(牛)。 (2)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 提问:物体受的重力方向是_;水里的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 (3)力的图示。 为了形象地表达一 5、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 例 1 (教师做):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 F 的大小是 2000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 F 的图示。 步骤: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如用 1的线段表示 500N 的力。 从力 F 的作用点 O 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然后画上箭头(图1):例 2 (学生做):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 )物体受 250N 的重力。 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 400N 的力竖直 6、上提物体。 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 1000N。 答案:说明:选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 提问:上述三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提问: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知识。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利用已有的弹簧秤等演示,总结上述两方面效果。 )今后我们将定量地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小结: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常称为力的三要素。 ,不要忘记定标度。 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提问:说出不同力的名称。 (学生边答,教师边在黑板写出,并有意识地分成两类:按性质命名的力和按效果命名的力。 )总结:4力的 7、分类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浮力、向心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而且是合力,不宜过多说明。 )不同效果的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如绳子的拉力、车轮的压力、路面的支持力,实际上都是弹力。 按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如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力都可以是动力。 上述关于力的分类,还要在不断学习中扩展并深化。 在力学范围内,接力的性质划分,常见的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为了学好力学,首先要从产生、方向及作用效果上认清这三种力。 下面几节就分别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这三种力。 (三)课堂小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方向和作用力是力的三个要素。 要会力的图示,它体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四)板书第一章 力一、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N(牛),大小用弹簧秤测量。 力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 力的图示:标度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01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