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49讲内容摘要:
1、、 学 目 标 : 1、 让 学 生 了 解 半 导 体 的 导 电 特 性 以 及 半 导 体 的 应 用 ;2、 让 学 生 知 道 什 么 是 超 导 现 象 ;3、 让 学 生 简 单 了 解 超 导 研 究 的 发 展 过 程 和 现 状 和 了 解 超 导 的 应 用前 景 ;二 、 教 学 过 程 :引 入 新 课 :有 一 些 元 素 和 化 合 物 , 例 如 : 纯 净 的 锗 、 硅 、 砷 化 镓 等 , 它 们 的 导 电能 力 介 于 导 体 和 绝 缘 体 之 间 , 而 且 电 阻 不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而 增 大 , 反 随 温度 的 升 高 而 减 小 2、 , 这 种 材 料 称 为 半 导 体。 新 课 讲 授 :( 一 ) 半 导 体 : 导 电 能 力 介 于 导 体 和 绝 缘 体 之 间 , 而 且 电 阻 随 温 度 的 升高 而 减 小 的 材 料。 1、 半 导 体 的 导 电 特 性 :半 导 体 材 料 的 导 电 性 能 受 外 界 条 件 的 影 响 很 大 : 温 度 、 光 照 、 在 半 导体 中 掺 入 微 量 的 其 它 物 质 , 都 可 能 使 半 导 体 的 导 电 性 能 发生 显 著 的 变 化。 2、 半 导 体 的 应 用 :1) 热 敏 电 阻 : 将 温 度 变 化 转 化 为 电 信 号 , 3、 通 过 测 量 这 种 电 信 号 , 就 可 以知 道 温 度 变 化 的 情 况 , 这 种 测 量 方 法 反 应 快 , 精 度 高。 2) 光 敏 电 阻 : 起 到 开 关 的 作 用 , 在 需 要 对 光 照 有 灵 敏 反 应 的 自 动 控 制 设备 中 有 广 泛 应 用。 3) 晶 体 管 : 将 晶 体 管 、 电 阻 、 电 容 等 电 子 元 件 及 相 应 的 连 线 同 时 制 作 在一 块 面 积 很 小 的 半 导 体 晶 片 上 , 成 为 集 成 电 路 , 开 辟 了 微 电 子技 术 的 时 代。 ( 二 ) 超 导 :1911年 , 荷 兰 科 4、 学 家 昂 尼 斯 发 现 了 超 导 现 象。 、 超 导 现 象 : 导 体 在 温 度 降 到 某 一 数 值 时 , 电 阻 突 然 降 为 零 的 现 象 , 称为 超 导 现 象 , 导 体 由 普 通 状 态 向 超 导 态 转 变 时 的 温 度 称 为超 导 转 变 温 度 ( 临 界 温 度 、 高 温 超 导 : 氧 化 物 超 导3、 超 导 的 应 用 前 景 :1) 在 电 子 学 方 面 的 应 用 : 在 超 级 计 算 机 中 的 一 些 部 件 可 以 用 超 导 体 制 作 ,放 在 低 温 环 境 中 , 这 样 体 积 和 能 耗 可 以 大 缩 小 5、。 2) 在 电 力 工 业 中 的 应 用 : 采 用 超 导 电 缆 输 电 , 不 但 可 以 避 免 输 电 线 上 的电 能 损 失 , 而 且 不 需 要 高 压 , 从 而 避 免 电 压 带 来 的 意 外事 故 ;在 发 电 机 、 电 动 机 的 内 部 , 用 超 导 材 料 制 成 的 线 圈 ,可 以 产 生 很 强 的 磁 场 , 功 率 大。 3) 在 能 源 、 交 通 运 输 、 地 质 勘 探 等 领 域 也 有 重 要 的 应 用。 简单电路习题课 一、教学目标1知识内容:(1)掌握简单电路的简化方法电势法;(2)能够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特点解决简单 6、的混联问题。 通过对电路的简化,培养学生掌握等效的方法。 通过电路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够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特点解决简单的混联问题。 2难点:用电势法画等效电路图。 三、教学过程1复习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串、并联的特点,请同学们做两个小题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主要知识。 练习:已知电阻 2串联,两端电压 U,则 _,R 2两端的电压 _,R 1上消耗的电功率 _,R 2上消耗的电功率 _。 已知电阻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是 I,则 _,R 1支路中的电流 _,R 1上消耗的电功率 _,R 2上消耗的电功率 _。 (给学生 5 分钟时间做,并请 7、两个学生上黑板上做。 )核对答案,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现在我们来看两个电路(电路图投影在屏幕上),图中三个电阻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图 1 中 2串联后再与 2 中 2并联后再与 师:很好,上面这两个电路又叫混联电路。 如果已知 2和 : 3=_,U 1U 3=_,P 1P 3=_。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做,并想一想什么方法简单。 )教师:图 1 中,I 1I 3= 3=R 1R 2), 3= 12=R 1R 2),P 1P 3= 31R 1R 2) 2,I 1I 3= 12= 1(R 1R 2)=R 2(R 1R 2),(R 1R 2) 2师:在实际应用的 8、电路中,大多是既包含串联电路又包含并联电路的混联电路。 熟练运用前面我们讲过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就可以对混联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电路结构的分析分析电路的组成和结构,准确判断出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必要时要学会用“等效”的观点,将电路改画为标准的串、并联电路,对电路的正确计算起到很大作用。 教师: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电路简化的方法电势法。 板书:纯电阻电路的简化方法电势法教师:简单的纯电阻电路,无论表面上看多复杂,最终都可以简化为电阻串、并联或两者混联的方式。 所以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是识别和简化电路的基本出发点。 简化电路的主要根据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从电势上看,沿电流方 9、向每经过一个电阻电势要降低。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从电势上看,各支路两端电势分别相等。 导线理想化,认为是“有电流、无电阻”,所以导线上各点是等势点。 下面举例具体说明应用的步骤和方法。 例 如图 3 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压 U=10V,电阻,R 3= 2=10,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 求电流表的示数。 :首先,找出电流的分叉点节点,并标上字母。 找到电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电路中没有标电源的正、负时,可假设一端的电势高)如图中所示。 (投影,用红笔在电路图上标出)显然,A 点电势最高,D 点电势最低,将A、D 两点画在两边,在其间画电阻。 其次,分析各点电势,找等势点。 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 10、可看作导线,它两端的电势相等,即 B 点和 D 点等势,所以 B、D 可合为一点。 第三,按照电势的高低,把电阻接在其间,先画从 的电阻 画其他的电阻。 简化后的电路如图 4 所示。 (投影电路图)从图中容易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流是 2A,电流表测的是流过 3的电流之和,流过 A,流过 以,电流表的示数是 巩固练习如图 5 所示电路,已知电压恒定为 16V,R 1=5=24,R 2=2,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试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教师:先把电阻的关系用等效电路图画出来。 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等效电路图。 教师:再把电表填入图中,如图 6 所示。 教师:由电路图,再根据串并联的规律请同学们自己计算结果。 (I 1=16A,I 2=13A,U=14V)。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学案第49讲
相关推荐
,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在课题处适时打上大小不同的。 ) 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课题”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针对学生好 胜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秘诀”的“名言”引出“名人” —— 爱因斯坦,让学生介绍一下爱因斯坦,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础。 第二步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知识网络图 第二课时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 1.如何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加入本社意愿。 (四 ) 热爱历史,热爱家乡。 (五 ) 遵守 校规校纪 ,热心于社团工作 ,乐于为同学服务。 (六 )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成绩优良、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五条 社员入社程序 (一 )提交入社申请书,填写社员登记表。 (二 )经社长和社员讨论通过。 第六条 社员的权利 (一 ) 具有社团入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 ) 可对社团的各项工作提出 意见 及建议。 (三
_。 【综合练习】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4秒内的平均速度 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 4 秒末的即时速度 4秒内的位移小于头 4 秒内的位移 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 4 秒初的速度 x=5t+5t2(x以 m为单位 ,t以 s为单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0m/s2 5m/s 12m/s 的速度行 驶 ,遇到紧急情况 ,司机采取制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