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内容摘要:
“用数学”的意识差 .即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不强,如:第 20 题部分不知道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函数来求解。 7 4.“做数学”的能力差。 即对于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做数学”是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 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但从试卷上来看,学生对此有些陌生,理解处在表面层次。 如第 1 2 23 题属于典型的“做数学”之类的问题,对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考验。 特别是第 2 23 题,要求学生用运动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分析、探究,进而猜想出结论,最后对猜想给出逻辑推理运算,而这个逻辑推理的对象 —— 猜想,离不开学生“做数学”中的计算、类比、合情推理,也就是“做”。 但我们的学生,有许多连对最简单的课本上的原型 题都没有做对,这就失去了猜想的根基,怎么还谈得上猜想与推理呢。 可见,平时教学中学生“做数学”的训练是多么需要加强。 、整合信息的能力差 信息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数字、表格、图象等,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整合能力不强,如第 8,、 1 18题的信息很明显,但学生发现不完整,导致失分。 、整合信息的能力差 .信息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数字、表格、图象等,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整合能力不强,如第 8,、 1 18 题的信息很明显,但学生发现不完整,导致失分。 .①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 有的学生 8 对审题不够重视,匆匆一看便急于下笔,以至于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无从谈起,这样解题自然出错多。 如第 21 题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方案设计问题,第( 3)问要依据第( 2)问计算出的三个函数图像交点坐标结合函数图象得出答案,有部分同学忽略了自变量自身隐含条件,导致所设计的方案中自变量范围表示不完整,表达不清晰而失分②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如部分同学解题格式不规范,过程不完整,书写不美观,布局不合理,卷面不整洁,乱涂乱改,答案不写在给定的答题区域内导致失分。 ③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些题难度较大,比如选择题 7,8 题,填空题14,15;解答题 22,23等。 有同学拿到试卷后习惯从头到尾按顺序做题,结果会导致在前面小题上浪费了大量时间,结果也没做出来,后面会做的大题没 时间做。 ④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选拔性考试总是有些试题有一定难度,甚至一道题存在几个“关口”,就看学生遇到困难时有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是遇到困难就躲避,还是迎着困难上,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经之坎,也是考验一个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测验,如第 22题是一道几何变换综合题,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还考查了线段长度的求法,以及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学生只要迎难而上,认真耐心审题,前两问还是能得分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题吓着 9 了,看都不看,更别说做了。 第 23题二次函数压 轴题,有同学形成了思维定式,心里认为压轴题一定很难,对压轴题有恐惧心里,所以一开始就打算放弃。 其实压轴题前两问往往不是太难,只要有勇气和毅力,认真读题审题,前两问也是能得分的。 但很多学生缺乏勇气和韧性,过早放弃,实在可惜。 四 .2020中考数学试卷对我们的启示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以新课标理念统领教学工作 . 中考命题的趋势促使我们全体数学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每年的中考命题虽然都有新的变化,但大部分题目都能在课本中寻 根认祖,找到原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紧扣大纲和教材,尤其是教材它是我们迎战中考的革命根据地,我们不能脱离教材,盲目相信手中的资料,而忽略了手中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不要就题论题,尽量做好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达到事。20xx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相关推荐
1、一、教学目的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电流有阻碍作用2理解感抗的概念和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4理解容抗的概念和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二、教学重点交流与直流的区别三、教学难点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和容抗的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四、教具学生电源、灯泡、电感线圈、电容器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学习了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 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一、教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及中性面的特点。 2难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3疑点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而感应电动势为零。 当线圈处于平行磁感线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而感应电动势最大。 即 m
1、、教学目标:1.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由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及磁通量变化。 3. 理解楞次定律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点:熟练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五、教 具:线圈、灵敏电流计、磁铁、投影片六、教学过程
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 15。 分别用了几个圆。 你有什么发现。 ( 3)分数分类 比较例 例 6 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 4)认识概念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分子和分母相等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和 1 相比,谁大,谁小。 你能分别举几个真分数或假分数吗。 你能再说说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特点吗。 2.练习 ( 1)做“练一练”第 1
,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⑴ 指名在投影下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⑵ 讨论: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例 2。 1.用圆规画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⑴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 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⑵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⑶ 同一个圆的直径
1、、教学目的:1、知道日光灯的原理和电路图2、知道日光灯在点燃和发光时对电压、电流的不同要求。 3、知道起动器和镇流器的构造和原理二、教学重点:日光灯的原理三、教学难点:镇流器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五、教学用具:镇流器一只、起动器一个、日光灯管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引入(复习):1、回忆:自感现象。 2、在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检测变压器线圈时,让两个表笔与线圈的两个端点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