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资料2-3内容摘要:
1、如图 2317 所示,图 2317物体 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 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解析若拉力 F 大小等于重力,则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拉力 F 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且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故物体就受到四个力作用答案318物体 b 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将物体 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 2318 所示a、b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 a、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B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随 F 的增大而增大答案319如图 2319 所示,A 和 B 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 与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B 的受力个数为() A3 个 B4 个C5 个 D6 个解析A 与 B 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可将二者当做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对B 受力分析,可知 B 受到的力有:重力 对 B 的压力,斜面对 B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选项 B 正确(转换思维法)答案320如图 2320 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 3、定不变,绳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 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 张力的大小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在绳 动的过程中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始终为零,如图为绳 动过程中结点受力示意图,由图可知,绳 张力先变小后变大答案321如图 2321 所示,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 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 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 F,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f Bf mg CF DF解析救灾物资匀速飞行,受力平衡,它受到向下的重力 右的阻力 f 和沿细绳斜向上的拉力,可得 f , 4、A 错误、B 正确;F ,C、D 错误答案322(2012泉州质检)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 2322 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A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小孩在滑梯上受力如图所示,设滑梯斜面倾角为 ,则 Nmg ,f mg ,所以A、B 错误;小孩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C 正确答案323(2011潍坊市联考)如图 23 23 所示,斜面 A 和物块 B 静置 5、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 B 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力 F 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 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 A 的()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增大C摩擦力增大 D摩擦力减小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 ,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因为 A、B 始终保持静止,由平衡条件得 f,(m Am B)gN,又 F 均匀增大,故摩擦力 f 增大,支持力 项 C 正确答案324如图 2324 所示,木块 A 质量为 1 块 B 的质量为 2 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1 N,B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则保持 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F 不超过 6、() A3 N B4 N C5 N D6 ( 极限思维法 )325如图 2325 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平面夹角为 ,推力 F 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质量为 m 的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可能受三个力作用B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等于 C木块受的静摩擦力可能等于 0D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 解析假设木块只受重力、弹力和外力 F,无论如何三个力也不能平衡,要使木块静止,一定受静摩擦力作用,故 A、C 错;在垂直倾斜天花板方向,NF,在平行于倾斜天花板方向, f 静 ,故 B 错、D 对326如图 2326 所示,物体 A、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 7、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质量 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 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将减小B物体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C物体 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D弹簧的弹力及 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静摩擦力取 A 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和弹簧向上的拉力弹簧弹力等于 弹簧弹力不变,故 A 选项错误,正交分解列平衡方程分析可知,C 项正确、D 项错误;根据 N,当倾角减小时,A 物体对斜面压力变大,故 B 项错误答案327如图 2327 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8、b 用细线相连悬挂于 O 点,用力F 拉小球 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则 F 的大小() A可能为 B可能为 2C可能为 D不可能为 小球 a 受力分析,受重力、两绳的拉力和 F 共四个力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 的大小的最小值为 0项 C 正确答案328(2011福州质检,13)如图 2 328 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当力 F 逐渐减小时,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 f 逐渐减小 9、时物体受的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大小仍等于 ,故选项 A 正确答案329(2011南昌模拟)如图 23 29 所示,物体 B 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 、B 保持静止,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B 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则关于 12 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 20 10, 20 10, 20 10, 20A BC D解析选 A、B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水平方向的滑动摩擦力为零,故 2可以为零,也可以不为零再以 B 为研究对象,可分析出 A、B 之间有摩擦力作用,故 1一定不为零,故正确答案如图 2330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 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 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 为) 图 2330A BC1 D1 解析用力 :F 1mg ;用力 :F 2(F 2),由上式解得:F 2,则有: ,故选项 B 正确mg。2012年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资料2-3
相关推荐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画四边形。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图中观察到很多四边形。 在你们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观察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 ] 作品展示。
1、(2010天津理综,9(2)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
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朗读体会 ,热爱祖国 1: 绿树红墙 、 碧波荡漾 , 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 心情怎样呢。 自由读 第 2节体会。 2交流讨论: (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 (2)理解 “ 红领 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 ” 这句话 .其中的 “ 红领巾 ” 和 “ 太阳 ”分别指什么 ? 3朗读展示交流。 活动二:热爱生活
1、(2009辽宁、宁夏)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选项 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 C 错误,D
形 C、长方形 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长方形 B、圆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右图中有( )个梯形。 A、 5 B、 7 C、 9 长方形中有( )组对边平行。 A、 1 B、 2 C、 4 三、判断。 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 ) 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