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资料X3-5-1内容摘要:

1、1221(2011无锡模拟)如图 1 122 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 两人分别站在车的两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运动时 () A若小车不动,两人速率一定相等B若小车向左运动,A 的动量一定比 B 的小C若小车向左运动,A 的动量一定比 B 的大D若小车向右运动,A 的动量一定比 B 的大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可知,若小车不动,两人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因不知两人的质量,故选项 A 是错误的若小车向左运动, A 的动量一定比 B 的大,故选项 B 是错误的、选项 C 是正确的若小车向右运动, A 的动量一定比 B 的小,故选项 D 是错误的答案1232在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上,首次参赛的 2、中国女子冰壶队喜获铜牌,如图 1123为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以 0.4 m/s 的速度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后对方的冰壶以 0.3 m/s 的速度向前滑行若两冰壶质量相等,规定向前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碰后中国队冰壶获得的速度为 ()A0.1 m/s B0.1 m/.7 m/s D0.7 m/冰壶质量为 m,碰后中国队冰壶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 0.1 m/s,故选项 A 正确答案1243如图 1124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 6 kgm/s, 3、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 A 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B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C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D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解析由 m A,p Ap vB 球,设碰后二者速度分别为 v B由题意知 m 2 kgm/m 10 kgm/ ,故正确选项为 25若右为 A 球,由于碰前动量都为 6 kgm/s,即都向右运动,两球不可能相碰答案1254如图 1125 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 A、B、C,质量分 4、别为m,m Bm,A、B 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拴接)开始时 A、 B 以共同速度 动,C 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 被弹开,然后 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 B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度解析设共同速度为 v,球 A 与 B 分开后,B 的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m Am B)v0m Avm m Bm C)v 联立式,得 B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度 1265(2011长沙模拟)如图 1 126 所示,质量为 M、长为 L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 M 的物块 (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 5、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L B. 3 2解析固定时,由动能定理得:来木板不固定有12 2得 s 正确, A、B 、C 项错误12 12 6如图 1127 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物体 A 相连,A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 A 相同的物体 B,从高 h 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 A 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 B 与 A 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127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能达到 6、的最大高度为 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B 刚到达水平地面的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定2 与 B 碰撞后的速度为 v 以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2 B 正确;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 与 B 将分开,B 以 2沿斜面上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4,即 案1287(2012山东潍坊一模)如图 1128 所示,质量分别为 1 滑块 A、B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现使滑块 A 以 4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与左侧连有轻弹簧的滑块 B 发生碰撞求二者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滑块 B 的最大速度解析(1)当弹簧压缩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滑 7、块 A、B 共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Am B)v m/s1 m/41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即滑块 A、B 损失的动能(mAm B) 2(2)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 B 获得最大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m m 2 12解得 m/1)6 J (2)2 m/129如图 1129 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 L2 m 的挡板 C,质量 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 A 和 B,m A1 kg,m B3 始时三个物体都静止在 A、炸后 A 以 6 m/s 速度水平向左运动,A、B 中任意一块与挡板 C 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 A、B 都与挡板 C 碰撞后,C 的速度 8、是多大;(2)A、C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解析(1)A、B、C 系统动量守恒 0(m Am Bm C)0.(2)炸药爆炸时 A、B 系统动量守恒 m v B2 m/sA、C 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m Am C)vv1 m/(mAm C)5 2答案(1)0(2)15 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 M 的盒子,如图 1130 甲所现给盒子一初速度 后盒子运动的 vt 图象呈周期性变化,如图 1130 乙所示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图 1130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 m,t 0时刻受盒子碰撞获得速度 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v3明碰撞是弹性碰撞 2联立解得 m10气垫导轨工作时能够通过喷出的气 9、体使滑块悬浮从而基本消除掉摩擦力的影响因此成为重要的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数字毫秒计配合使用能完成许多实验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名称、图象、编号如图 1131 所示)图 1131利用以上实验器材还可以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完成此实验,某同学将实验原理设定为:m 1m 2)v(1)针对此原理,我们应选择的器材编号为:_;(2)在我们所选的器材中:_器材对应原理中的 写器材编号)解析(1)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相互作用时应满足动量守恒,碰撞前后滑块的速度可以根据 v 求得,其中 d 是遮光板的宽度,t 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故针对此原理应、B、C.(2)由于是利用 v 求滑块的速度 10、,滑块 B 有遮光板,而滑块 C 没有遮光板,故先运(1)2)2011辽宁模拟)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 1132(a) 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图 1132实验的主要步骤: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 1 的左端, 11、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使滑块 1 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把滑块 2 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先_,然后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取下纸带,重复步骤,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 1132(b)所示;测得滑块 1 的质量 310 g,滑块 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 205 g完善实验步骤的内容(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s 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2)作用前系统的总动量为滑块 1 的动量 p0m m/s2 m/s, kgm/skgm/ 和滑块 2 的动量和,v m/s 1.2 m/s,m 1m 2)v(1.2 kgm/skgm/s.(3)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2)3)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图 113312(2011天津卷,10)如图 1133 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 R,直径且与水平面垂直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 A 以某一速度冲进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 M 时与静止于该处的质量与 A 相同的小球 B 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