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6 万有引力与航天内容摘要:
1、万有引力与航天1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如图 1 所示,其近地点 M 和远地点 N 的高度分别为 439 2 384 ( ) 图 1 A卫星在 M 点的势能大于 N 点的势能B卫星在 M 点的角速度大于 N 点的角速度C卫星在 M 点的加速度大于 N 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 N 点的速度大于 79 km/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 6 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 25 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2、A6 小时 B12 小时 C 24 小时 D36 小时3已知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 4 倍,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 81 倍若一卫星先绕地球做近地圆周运动(设为轨道 ) ,再绕月球做近月圆周运动 (设为轨道,且卫星在此轨道上运动时,忽略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卫星在轨道 上运动时比在轨道上运动时的()A周期大 B线速度大C加速度大 D所受合力大4如图 2 所示被最终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一位勇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测量一颗卫星绕某星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的方法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 直上抛一个 3、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 d,如果在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图 2A B D v0 v0 2010天津卷6) 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6(2011福建卷14) 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的运行周期为 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的运行周期为 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p,火 4、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q,则 2 之比为( )A B D 图 3 所示,a、b、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 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线速度 Bb、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向心加速度 C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 b,b 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 c 图 3D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大8 2009 年 2 月 11 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 805 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 5、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9在地面的发射架上,用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飞船先运行在轨道倾角为 424度、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远地点高度 6 400 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 6 400公里的圆轨道若地球半径为 6 400 公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轨后,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 79 km/轨前、后,人在飞船上均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的加速度小于地面发射架的加速度D变轨后飞船的周期小于月球公转 6、的周期10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 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Ar、v 都将略微减小Br、v 都将保持不变Cr 将略微减小, v 将略微增大Dr 将略微增大,v 将略微减小11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了 2008 年度世界 8 项科学之最,在00 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 R 约45 量 M 和半径 R 的关系满足 (其中 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 ,则该黑洞表MR )A10 8 m/B10 10 m/0 12 m/D10 14 m/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 7、受到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 ,所受到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到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 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AF 1F 2Ba 1a 2ga 3Cv 1v 2v D 1 3213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称,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号卫星系统今年起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在 2015 年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现在正在服役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 36 000 地球同 8、步轨道上目前我国的各种导航定位设备都要靠美国的 统提供服务,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24 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 20 0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动能必须相等B所有 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线速度大C北斗二号中的每颗卫星一定比北斗一号中的每颗卫星高D北斗二号中的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一定大于高轨道卫星的加速度14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 h 处释放,经时间 月球半径为 R)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A B C D火箭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 5 m/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火箭中有一质量 9、为 16 科考仪器在上升到距地面某一高度时科考仪器的视重为 9 N,则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 R 的(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A 倍 B2 倍 C3 倍 D4 倍1216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 90 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某网站发布了日本地震前后的卫星图片,据了解该组图片是由两颗卫星拍摄得到的这两颗卫星均绕地心 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 r,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A、卫星与地心的连线间的夹角为 60,如图 4 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4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星 2 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 1C卫星 1 由位置 A 第一次运动到位置 B 所用的时间为 卫星 1 由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B 的过程中,它所受的万有引力做功为零答案1B 34B 5A6D 7D 8D90C11C12D134D15C 16。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6 万有引力与航天
相关推荐
(2)AaBb 柱状图如下 (3)WwYY、 WwYy 和 Wwyy 1/8 14. (密码原创 )下表表示 6 种纯系果蝇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系统 ② ~ ⑥ 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① 野 生型 ② 白 眼型 ③ 变 胸型 ④ 短 肢型 ⑤ 残 翅型 ⑥ 黑 身型 基因 位置 性状 眼色 红眼W 白眼w X 染色体 后胸 后胸
1、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1如图 1 所示,在斜面上,木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木块A、B 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 A 和木块 B 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图 1A2 个和 4 个 B3 个和 4 个C4 个和 4 个 D4 个和 5 个2如图 2 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推力 F 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
1、功能关系的基本应用1如图 1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 F 推动下,从山坡底部 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获得的速度为 v,水平距离为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x车机械能增加了 图 2 所示,某段滑雪道倾角为 30,总质量为 m(包括雪具在内) 的滑雪运动员从雪道上距底端高为 h
比为 9∶ 7,说明 F1配子的组合方式仍然是 16种,即 F1产生 4种配子,所以 F1基因型为 AaBb。 这样 F1自交产生 F2的表现型应为 9A_B_∶ 3A_bb∶ 3aaB_∶ 1aabb,出现 9∶7 的表现型比例,说明基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可推出如下信息: A、 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由 此可知: F1AaBb测交,即 AaBb aabb→
*1023 A、 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B. √ 金太阳 新课标资源 网 第 4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 网 [讲] 请大家根据摩尔相关知识,进行如下计算。 [例题]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1. 1024 个 H,合多少 mol? (2 mol) 2. 5 mol 的 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 ? ( *1024) 3. N 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已知,阿伏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