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7 功能关系的基本应用内容摘要:
1、功能关系的基本应用1如图 1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 F 推动下,从山坡底部 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获得的速度为 v,水平距离为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x车机械能增加了 图 2 所示,某段滑雪道倾角为 30,总质量为 m(包括雪具在内) 的滑雪运动员从雪道上距底端高为 h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g,他沿雪道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13说法正确的是() 图 2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 图 3 所示, 2、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 位置) 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 位置 )对于运动员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 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B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图 3 C运动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跳板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小4如图 4 所示,a、b 两物块质量分别为 m、2m ,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a、b 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 b,然后突然由静止释放,直至 a、b 物块间高度差为 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物块 a 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物块 b 机械能减少了 23C物块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 图 4D物块 a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小于其动能增加5如图 5 所示,一直角斜面固定在地面上,A、B 两质量相同的物块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置于动摩擦因数相同的两斜面上,两物块可以看成质点,且位于同一高度并处于静止状态绳子均与斜面平行若剪断绳,让两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 5A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可能相同B落地时 A 物块的动能大于 B 物块的动能C落地时 A 物块的机械能等于 B 物块的机械能D落地时两物块重力的功率可能相同6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4、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 06 s 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 6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6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30 6 s 内拉力做的功为 70外力在 06 s 内做的功与 02 s 内做的功相等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5 图 7 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 A 点,开始弹簧处于原长 h今让圆环沿杆自由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恰为零则此过程中() 图 7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对圆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 力的功率一直减小8如图 8 所示,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 5、盒子 A 内放有光滑球 B,B 恰与盒子前、后壁接触,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 P 拴接,另一端与 A 相连今用外力推 A 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从释放盒子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图 8A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BA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机械能的增加量C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 A 和 B 机械能的增加量DA 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小于 A 动能的增加量9如图 9 所示,光滑水平面 足够长的粗糙斜面 于 B 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用质量为 滑块压缩弹簧至 D 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上升到最大高 6、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 B 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 滑块 (m2m 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 D 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9A两滑块到达 B 点的速度相同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10如图 10 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 A、B 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组成系统且该系统在外力 F 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的总动能为 2撤去水平力 F,最后系统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撤去拉力 F 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图 10A合外力对物 7、体 A 所做总功的绝对值等于 体 A 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 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可能等于系统的总动能 2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11如图 11 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 P 栓接,另一端与物体 A 相连,物体 A 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 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 B 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 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 B,直至 B 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 11AB 物体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B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A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B 物体重力做功与弹簧对 A 的弹力做功之和DA 8、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 A 做的功12 静 止 在 地 面 上 的 一 小 物 体 , 在 竖 直 向 上 的 拉 力 作 用 下 开 始 运 动 , 在 向 上 运 动 的 过程 中 , 物 体 的 机 械 能 与 位 移 的 关 系 图 象 如 图 12 所 示 , 其 中 0 程 的 图 线 是 曲 线 , 的 图 线 为 平 行 于 横 轴 的 直 线 关 于 物 体 上 升 过 程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的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图 12A0x 1 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减小Bx 1 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0x 2 过程 9、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0x 2 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最后保持不变且等于重力加速度13 如 图 13 所 示 , 顶 端 装 有 定 滑 轮 的 斜 面 体 放 在 粗 糙 水 平 地面 上 , M、 N 两 物 体 通 过 轻 弹 簧 和 细 绳 连 接 , 并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不计 绳 的 质 量 和 绳 与 滑 轮 间 的 摩 擦 ) 现 用 水 平 向 右 的 恒 力 F 作 用 于物 体 N 上 , 物 体 N 升 高 到 一 定 的 距 离 h 的 过 程 中 , 斜 面 体 与 物 体M 仍 然 保 持 静 止 设 M、 N 两 物 体 的 质 量 都 10、 是 m, 在 此 过 程 中 ( ) 图 13A恒力 F 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N 增加的机械能B物体 N 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 弹簧的势能最大时,N 物体的动能最大DM 物体受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14在工厂中常用如图 14 所示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2 m/s 运行,质量为 m0.5 工件以 m/s 的初速度从位置 A 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 g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工件经 0.5 s 停止相对滑动B正常运行时传送带上相邻工件相距 0.5 擦力 11、对每个工件做正功为 1 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15如图 15 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 左端,右端与小木块 接,且 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 静止,现同时对 m1、m 2 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 两物体开始运动至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关于 m1、m 2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5A由于 2 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由于 2 分别对 m1、m 2 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C由于 2 分别对 m1、m 2 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 2 大小相等时,m 1、m 2 的动能最大16如图 16 所示,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 F 做的功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 16A物体可能加速下滑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D撤去 F 后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答案45B 6 C801D1234A 15D16BD。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 7 功能关系的基本应用
相关推荐
1、万有引力与航天1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如图 1 所示,其近地点 M 和远地点 N 的高度分别为 439 2 384 ( ) 图 1 A卫星在 M 点的势能大于 N 点的势能B卫星在 M 点的角速度大于 N 点的角速度C卫星在 M 点的加速度大于 N
(2)AaBb 柱状图如下 (3)WwYY、 WwYy 和 Wwyy 1/8 14. (密码原创 )下表表示 6 种纯系果蝇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系统 ② ~ ⑥ 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① 野 生型 ② 白 眼型 ③ 变 胸型 ④ 短 肢型 ⑤ 残 翅型 ⑥ 黑 身型 基因 位置 性状 眼色 红眼W 白眼w X 染色体 后胸 后胸
1、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1如图 1 所示,在斜面上,木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木块A、B 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 A 和木块 B 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图 1A2 个和 4 个 B3 个和 4 个C4 个和 4 个 D4 个和 5 个2如图 2 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推力 F 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
比为 9∶ 7,说明 F1配子的组合方式仍然是 16种,即 F1产生 4种配子,所以 F1基因型为 AaBb。 这样 F1自交产生 F2的表现型应为 9A_B_∶ 3A_bb∶ 3aaB_∶ 1aabb,出现 9∶7 的表现型比例,说明基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可推出如下信息: A、 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由 此可知: F1AaBb测交,即 AaBb aabb→
*1023 A、 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B. √ 金太阳 新课标资源 网 第 4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 网 [讲] 请大家根据摩尔相关知识,进行如下计算。 [例题]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1. 1024 个 H,合多少 mol? (2 mol) 2. 5 mol 的 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 ? ( *1024) 3. N 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已知,阿伏加德
0 21:00 睡前 平均温度 环境 温度 母亲 父亲 自己 分组实验操作 用投影仪分组展示实验所得的数据及曲线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论 ,达成共识。 冷静思考、注重观察和分析 师生合作 2.人体体温始终在 37℃左右吗。 3.将体温变化的测量情况与当天气温日变化的测量大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何。 评价和小结: 健康人的体温也保持着相对稳定。 PPT演示: 问题探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