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与案例1内容摘要:
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学习。 释要点。 3∶ 1。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 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遗传图解 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含义。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反馈、思考中进一步突破难点。 课下思考与讨论,有可能的话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 “ 融合遗传 ” 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 3∶1 的结果吗。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思维,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下一节课教学做铺垫。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 第 2课时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 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 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现象吗。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与案例1
相关推荐
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 (三).发酵操作 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区别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微生物 温度 氧气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 ____________。 2 〖思考 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需要怎么做。 〖思考 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 4)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 .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 ,反应式如下 : C6H1206+6 H20+6O2→6CO 2+6H20+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 ,反应式如下 : C6H12O6 → 2C 2H5OH+2C02 +能量 思考 : 在发酵过程中
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 向 1~ 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 1滴血,摇匀,放置 5 min。 ④ 分别取 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 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 接气泵,输入氧气。 四、 典例解析 例 1. 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 pH 变化的是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 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例 2.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1、电场性质的基本应用1如图 1 所示的电场线,可判定()图 1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A 点的电势一定低于 B 点的电势C负电荷放在 B 点的电势能比放在 A 点的电势能大D负电荷放在 B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2真空中某处,在 x 轴上关于 O 点对称的 A、B 两点有等量异种点电荷 Q 和Q,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分布着 C、D、E 三点(如图 2 所示 ),其中 D ,D
C={1, 2, 3,4, 5, 6} 问题 1:你能说出集合 C 与集合 A,集合 B之间的关系吗。 问题 2:你能试着给出并集的定义吗。 三、提取联系 任务 3:尝试探究交集的定义 问题 1:想想如何探究并集的定义。 问题 2:方法与经验可以利用吗。 四、理解新知 2( 概括定义 ) 任务 4:抽象出并集与交集的定义 问题 1:试用图象来表示 问题 2:试用文字语言概括 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