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章 学案7内容摘要:
1、、概念规律题组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不一定有摩擦力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能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但不可以用 FF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及正压力有关图 13如图 1 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 水平向右拉力 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F 1,F fF 1F 2,方向水平向左BF 1,下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 v 和所受 2、摩擦力 t 变化的图线( 以初速度 方向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5(2011徐州测试)如图 15 所示,质量为 木块在质量为 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 1(m1m 2)g B 2 1 D 1 267(2011无锡市期中考试)如图 16 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 A 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 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 B,B 恰与盒子前、后壁 P、Q 点相接触若使斜劈 A 在斜面 C 上静止不动,则 P、Q 对球 B 无压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C 的斜面光滑,斜劈 A 由静止 3、释放,则 Q 点对球 B 有压力B若 C 的斜面光滑,斜劈 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 P、Q 对球 B 均无压力C若 C 的斜面粗糙,斜劈 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P、Q 对球 B 均无压力D若 C 的斜面粗糙,斜劈 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 Q 点对球 B 有压力【能力提升】8一个质量为 3 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 37、动摩擦因数为 固定斜面上,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令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7 0.6,7 0.8,g10 m /)9(2009北京18),将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力加速度为 g,则( 4、)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 ,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 _ N;(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3)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_ 图 19 所示,图 19水平面上有一重为 40 N 的物体,受到 3 N 和 6 N 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2)若只将 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20 所示,在倾角为 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 5 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70.6,7(2)若用原长为 10 度系数为 03 N/m 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 5、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 (取 g10 m /案 7摩擦力【课前双基回扣】1C 当 2时,物体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 向 为水平向右,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1F 2.当 ,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 项 A、C 正确 6B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木板上表面所受滑动摩擦力 2板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对木板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木板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木 块对木板的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 B 项正确7若 C 的斜面光滑,无 论 A 由静止释放还是沿斜面向上滑行,通过 A、B 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B 球所受合力应沿斜 6、面向下,故 Q 点对球B 有压力,A、B 项错;若 C 的斜面粗糙,斜劈 A 匀速下滑时,整体所受合力为零,故P、Q 不可能对球 B 有压力,C 项正确;若 C 的斜面粗糙,斜劈 A 加速下滑时,A、B 整体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球 B 所受合力也应沿斜面向下,故 Q 点一定对球 B 有压力,D 项正确8物体与斜面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mg 7假设物体不动,物体受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 FF f7可得 NF ,则 ,给滑块一向下的初速度,滑块将加速下滑;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向上拉滑 块让 它匀速运动,若 ,拉力为 2;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让它向下匀速运 动,拉力 为零,故 C 正确10 7、(1)2)3)(1)由题表可知,木 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因此最大静摩擦力 定大于 (2)由 :3)木块匀加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 1)7 N水平向右 (2)6 N 水平向左解析 (1)设物体相对地面静止,则有 2F f,得 N,而 NF f,故物体没动,受静摩擦力,大小为 7 N,方向水平向右(2)撤去 , F 26 NF 物体受静摩擦力,大小为 6 N,方向水平向左12(1)30 N,方向沿斜面向上(2)12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a 所示,则物体受到静摩擦力7代入数据得 107 N30 N,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2)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被匀速拉动时,如图 b 所示,设弹簧拉力为 F,伸长量为 x,则F F7F 滑 ,F 滑 37弹簧最终长度 ll 0x,联立以上方程解得 l12 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物体受何种摩擦力,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 动,而不是物体是否运 动2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取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间的关系3公式 F 能用来计算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章 学案7
相关推荐
请 碾米; 劝 喝茶; 帮 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第二课时(练习题 ) 阅读课文,填空: 1948 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 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___________推, ___________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基础达标】 一、读拼音写词诧。 qī sh237。 m224。 o ti225。 o 茶 临
”的句式,看出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写话练习:不能 就 范例:我和同学们一块去打饭,不能因为我是老师,就可以插队。 …… ……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是非常有效的课堂训练方式。 预设( 4):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说话态度要诚 恳。 ”主席说。 分析:这是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 从这两句话中
1、共点力的平衡一、概念规律题组1在同一平面内有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5 N,F 28 N,F 36 N,它们恰好平衡,那么其中()AF 1 和 合力最大 BF 1 和 合力最小CF 1 和 合力最小 DF 1 和 合力最大2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 N、5 N、3 N B3 N、4 N、8 N、10 N、5 N D4 N、12 N 、8
和 13 的比等于 4: 3 x 除 的商等于 35 ( 1)写出两个比值是 的比 ,并组成比例。 (2)写出比值相等的一个分数比与一个小数比 ,并组成比例。 (3)用 1 组成两个比例式。 根据 4 7= 2 14,写出下面比例。 4: 2= ( ):( )
m 2 C、 D 是线段 AB 上的两点, E 是 AC 的中点, F 是 BD 的中点,若 EF= m, CD= n,则 AB=( ) A. m- n + n - n D. 2m+ n AB=5cm, BC=3cm,则 AC 两点的距离是( )( A) 8cm( B) 2cm ( C) 4cm( D)不能确定 AB,在 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C,使 CA=3AB,则线段 CA与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