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教案(1)内容摘要:
行 书的最高楷模。 可惜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后人的摹本,因为这部帖后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他酷爱王羲之书法,尤其喜爱这部《兰亭序》,立下遗嘱要把这部帖殉葬,于是这部“天下第一行书”便和唐太宗一起埋入了昭陵。 [来源 :学科网 ZXXK] 师:请同学们看“《兰亭序》摹本局部”,把其中的“之”字都找出来,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 (略 ) 师: (投影“之”字 )王羲之追求结构上的变换或笔法上的变换,《兰亭序》中共有 20个“之”字,无一雷同。 北宋书法家米芾曾写诗称赞:“之字最多无一似”,既无古怪离奇之嫌,又具出奇制胜之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难怪《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能写成这样的作品呢。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王羲之的事迹,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 学习他人,博采众长。 (学生讲王羲之向张芝、卫夫人等名师学习的事迹 ) 持之以恒,苦练书法。 (学生讲“羲之墨池”的故事 ) 注意观察,用心钻研。 (学生讲“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 师: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 (略 ) 过渡:中国历来就是书画同源,许多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比如王羲之,在书画上均有很高的造诣。 不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成就最高的还是东晋的顾恺之。 师:同学们知道顾恺之最擅长画什么吗。 其创作特点是什么。 有那些代表作品呢。 生: (略 ) 师: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痴绝、画绝,其中“画绝”在“三绝”中最为突出。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教案(1)
相关推荐
⑴设问:如果在平衡尺两边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那平衡尺还能保持平衡吗。 (能 或不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二组的实验。 具体要求:在平衡尺的左边离支点 2格处挂两个钩码,(注意左边的钩量的数量和位置不能再改变)试着在平衡尺右边挂钩码,目标是:“使平衡尺保持平衡”,并把每一种方法及时记录在记录单上(讲解记录单),完成后思考从中你能发现杠杆的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在寻找使杠杆平衡方法中
1、、概念规律题组图 11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 0.2 m,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 1 所示当磁场以 10 T/s 的变化率增强时,线框中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是()AU BU CU DU 2如图 2 所示,导体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将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设导体电阻为 r,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导轨宽为 d,导体速运动,速度为
1、电磁感应学案 44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一、概念规律题组图 11如图 1 所示,通电直导线下边有一个矩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共面若使线框逐渐远离( 平动)通电导线,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2下列情况中都是线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其中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是()3某磁场磁感线如图 2 所示,有一铜线圈自图示 A 处落至 B 处,在下落过程中
1、(二)一、概念规律题组图 11在两个半圆柱面构成的区域内,有一均匀的径向电场,径向宽度很小,电场线如图1 中的径向实线所示欲使电荷量相同的正离子从左端进入,沿半圆路径运动后从右端射出,这些离子应具备相同的( )A比荷 B质量 C速度 D动能图 22如图 2 所示,带正电 q、质量为 m 的滑块,沿固定绝缘斜面匀速下滑,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且 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 x
1、、概念规律题组图 11如图 1 所示,a、b、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 a 到 c,a 、b 间的距离等于 b、c 间的距离,用 a、 b、 c 和 b、E c 分别表示 a、b、c 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AE aE bE c BE a abc D a b 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 活动 1:让一名学生在课室了演示向前后左右 4 个方向平移一、两步感受与平移。 2. 活动 2: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旋转一下。 栓一根线在空中旋转 一下。 3. 说一说: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平移或旋转现象(提示学生在课室找一找,学生一边回答一边做动作) 4. 看一看:看平移和旋转的课件(学生一边看,老师一边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电梯推拉窗户、扶梯的运动是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