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五章 学案25 实验内容摘要:
1、实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_保持不变若物体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下落高度为 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动能的增加量为_,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2计算打第 n 个点时速度的方法:测出第 n 个点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 ,由公式 _或 算出,如图 1 所示1 12实验器材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_,纸带,复写纸,导线, _,重物(带纸带夹) 实验步骤图 21安装、准备:按如图 2 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 2、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_2打纸带:先_,后_,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这样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更换纸带重复上述步骤做 35 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来说明(1)用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 1、2 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 2 纸12带若 1、2 两点间的距离大于 2 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 1 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2)用 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应选择适当12 2B 12 2样纸带上打出的第 1、2 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 2 无关紧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数据处理在起始点标上 0,在以后各点依次 3、标上 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 2、h 3、利用公式 计算出点 1、点 2、点 3、的瞬时速度1 12v 2、v 3、: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 n 点计算代入 v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122v ,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确的122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 A、B 测出 出 2)算出 v v 的值122B 12 2A(3)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 v v ,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正确的122B 122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个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 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 后以 纵轴,以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22图线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图象是一条 4、过原点且斜率为 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注意事项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纸带长度应选用 60 右为宜,应选用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5速度不能用 vngt n 或 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 g,机械能当然守恒,2且用 vngt 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实际上因为受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 h,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 n 验原理与步骤【例 1】 5、 用如图 3 所示图 3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 6 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 6、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a 的数值如图 4 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 A、B、C、D、E,测出 A 点距起始点 O 的距离为 A、C 间的距离为 C、E 间的距离为 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a(3)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是 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规范思维题型二实验数据的处理【例 2】 (2011如皋统考)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 m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 7、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 5 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为第一个点 (速度恰好为零),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选连续的 3 个计数点 A、B、C 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C 各点到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s 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m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 B 点时的速度 _ m/s;重物由 O 点运动到 B 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 J,动能增加了_ J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 m/体在从 A 到 B 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平均阻力为_ N(计算结果都要保留 3 位有效数字),该阻力的来源主要有:(1)_;(2)在做验证机 8、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大B重物质量测量不准C空气对重物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D实验时操作不太仔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图 62(2010湖南理综)图 6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 B秒表C012 V 的直流电源 D012 V 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写出两个原因)图 73(2010安徽理综)利用图 7 所示装 9、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 v 和下落高度 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测出下落时间 t,通过 v算出瞬时速度 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通过 v 计算出瞬时速度2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 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011陕西西安地区联考)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某同学用图 8 所 10、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图 9 所示的纸带,测出点 A、C C、E 间的距离为 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9.8 m/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锤的质量为 m1.0 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2)某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 填序号)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 50 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5(全国高考22) 如图 10 所示,两个质量各为 小物块 A 和 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 m1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 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图 10物块的质量 m1、m 2;物块 A 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物块 B 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绳的质量要轻;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五章 学案25 实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