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一章 章末总结及章末检测内容摘要:
1、、重点题型本章重要的思想方法 公式、概念或模型举例理想模型法 质点_比值定义法速度的定义_定义式_加速度的定义_定义式_极限法 瞬时速度的定义_瞬时加速度的定义_本章重要的题型 对应典型题目举例(请同学们自己找出对应题目)对质点的理解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关于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公式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的 vt 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纸带类问题分析学案 6章末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一物体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初始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且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再反向逐渐增大较长一段时间,以下对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2、)A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增加B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减小C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开始反向增加物体就向左运动D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物体就向左运动答案2011长春检测)A 与 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A、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A两质点速度相等BA 与 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CA 的瞬时速度是 B 的 2 倍DA 与 B 的位移相等答案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 v B,所以 3、 A 的瞬时速度是 B 的 2 倍,选 B、C、(2011福州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1 所示,由此可以知道()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 0.8 m/车的最大位移是 0.8 车做曲线运动答案 vt 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 0.8 m/s,故A、B 正确小车的位移为 vt 图象与 t 轴所围的“面积 ”,x84 m8.4 m,C 项错误,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大小变化不均匀,但方向没有改变,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 D 项错误4. (2011牡丹江模拟 4、)物体 A、B 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则()图 2A物体 A、B 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物体 A、B 在 04 s 内的位移相同C物体 A、B 在 t4 s 时的速度相同D物体 A 的加速度比物体 B 的加速度大答案图可知,两个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运动方向相同,A 选项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与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在 04 s 内,B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比 A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即 B 物体在 04 s 内运动的位移比 A 物体大, t4 s 这个时刻,两个图线交于一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C 选项正确;B 图线比 A 图 5、线斜率大,即 B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 A 物体的加速度,D 选项错误5(2011北京东城 1 月检测)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每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3 所示若 g10 m/s 2,则(图 3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 5 m/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2 m/球是从 5 m 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解析由 vt 图象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3 m/s,A 项错误;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 vv v3 m/s5 m/s8 m/ s,B 项错误;由小球落地时的速度5 m/s,得小球下落高度 h m,C 项错误 6、;由小球反弹速度 v3 m/s,得反h m ,D 项正确v 22(2011鞍山质检)如图 4 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 xt 图象表示出来(其中 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幅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图 4答案题图可知,物体在 0t 1和 t2t 3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两时间段内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在 t1t 2时间内物体静止不动相应地位移时间图象上, 0t 1时间内位移均匀增大,是过原点的直线,t 1t 2时间内位移不变,是平行于 t 轴的直线,t 2t 3时间内物体从静止位置向相反方向运动,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且 t3t 2后的位移为负值,结合 7、图象知选项 C 正确7. (2010天津五校联考)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 A、B的 vt 图象如图 5 所示在 0t 0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5AA、B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B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A、B 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A、B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图象可看出,A、B 两物体的 vt 图线的斜率都在减小,即加速度减小,A 对,B 错;图线所包围的面积都在 t 轴上方,则位移均在增加,C 正确;在 0t 0时间内,A 物体的位移大于初、末速度相同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A ,B 物体的位移小于相同速 8、, B|a 乙 |,A 错;t2 s 时和 tt 0时,202 203甲、乙速率均相等,故 C 错; t8 s 时,甲回到出发点,乙没有回到出发点,故 D 错;由题干图可知两车在 08 s 内相距最远时应在 a、b 两线可求出 .4 s,则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 x 应为 a、b 两线和纵轴围成的面积,解得 x148 m,故 B 对9如图 7 所示,a、b 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图 7A2 s 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在 08 s 内两车最远相距 148 车只有 刻速率相等D两车在 t8 s 时相遇答案 s 后, |a 甲 | m/a 乙 9、 | m/|a 甲 |a 乙 |,A 错;t2 s 时和 tt 0时,202 203甲、乙速率均相等,故 C 错; t8 s 时,甲回到出发点,乙没有回到出发点,故 D 错;由题干图可知两车在 08 s 内相距最远时应在 a、b 两线可求出 .4 s,则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 x 应为 a、b 两线和纵轴围成的面积,解得 x148 m,故 B 对10(2011陕西西安质检)如图 7 所示的 xt 图象和 v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曲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 图象中,t 1 时刻 v1vt 图象中 0 10、至 间内物体 3 和物体 4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 2、t 4 时刻分别表示物体 2、4 开始反向运动答案 xt 图象中,图线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的斜率大于图线 2 的斜率,因此速度 ,A 错在 v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C 选项中,在 0 至 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小,物体 3 的位移小,平均速度小,C 错误xt 图象中,t 2时刻,速度由正方向变为负方向,物体反向运动, vt 图象中,t 4时刻,速度由增大变为减小,方向并没有改变,物体仍然沿正方向运动,D 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满分 12 分)11(6 分) 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 11、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 8(a)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 8(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 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 和 2 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02 s 和 03 s用精度为 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 d,其示数如图 9 所示图 8图 9(1)滑块的宽度 d_ 2)滑块通 12、过光电门 1 时的速度 _ m/ 时的速度_ m/1)2)6 分)(2011天星调研)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 5 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 10 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 x 轴重合,左边与 y 轴平行,将每段纸带粘贴在直线坐标系中,则小车做_运动,加速度 a_ m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匀加速直线题意可得,每段纸带的长度就是相等时间间隔 T 内小车的位移,由图示数据可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小车的位移差等于 x0 3 m,为一个常数,可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时间间隔 T s0.1 s,根据 x,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m 13、/s 算题(本题共 4 小题,满分 48 分)13(12 分) 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 5 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 40 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 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 (g 取 10 m/计楼层面的厚度)答案(1)m/s (2)1)由公式 ,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 m /1040(2)设下落时铁杆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为 有1 t2t 10.2 h 128.8 10 分) 如图 11 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 x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 B 此时正以 0 m/s 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 m / A 追上 B 所经历的时间图 11答案8 体 B 减速至静止所用的时间为。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一章 章末总结及章末检测
相关推荐
1、综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1在 5 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电荷量为 1200 C,若导体的电阻为 10 ,这时导体两端加的电压为 ( )A240 V B120 50 V D40 V【答案】D【解析】IQ/t,又 IU/R,解得 U40 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200 V,两个电容器完全相同,静电计读数为 U 电压表读数为 U
ses. S:She got a medical training for her career. S:She became a specialist in women’s diseases. S:She had made sure that about 50 000 babies were safely de livered to their mothers. T:If we bine all
,because her hair is all white. She is a teacher well worth came to our school in 1990,and has always been one of its best and most popular works very carefully prepares her lessons,delivers her
1、综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1如图所示,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 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上的 P 点,若以 2v 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A仍在 P 点B P 点左边C P 点右边不远处DP 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答案】B【解析】两次抽动,二者间均为滑动摩擦力,第一次以速度 二次以
1、综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1如图所示,定滑轮用杆与天花板连接,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绳拉着,分别用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张力分别为 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 轮的摩擦、质量均不计,则()AF 选 量均为 m 的 a、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右图所示,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 角的力 F 作用, 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
s) 译 :那个工人兼作家 来自武汉。 and 连接的并列成分指的是同一概念 ,兼具身份或匹配出现时谓语为单数。 否则用复数。 The worker and the writer _________( be) from Beijing.(are) 译 :那个 工人和那位作家 来自北京。 Each of the students _________ (have )a book.(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