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1-3内容摘要:
1、、选择题1(2011茂名模拟) 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B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和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D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 析 竖 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等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A 项错误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受重力,不是 处于平衡状态,B 项错误;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和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C 项正确;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回到抛出点 时的速度大小,D 项正确2(2011重庆)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s 2、 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A10m B20m C30m D40m答案 B解析 石 头下落看作自由落体,则 h 2011上海模拟)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答案 B解析 设 第 1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 s,则第 2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1)s ,则经过时间 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 h g(t1)12 122 g,可 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 t 的增大而增大,故 B 正确124以 35m/s 的 3、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 )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 0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 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 案 B解析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一定为零,否则该点不是最大高度,A 正确;小球上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始 终为g,B 错 ;由 v v 2(g)h 知,h 正确; 由2 2g0v 0,t 正确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 列判断正确的是()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 4、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案 析 由 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d、3d、4d、5d,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 ,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 x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a ,小球”的速度为 d 4某一高度以 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 10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g 取10m/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15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5m/s,方向向下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5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 5、定是 15m答案 析 小球被 竖直上抛, 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求, 规定向上为正,0m/s 时,v t10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 15m/s,方向向上,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 为向下 10m/s 时,10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 为 5m/s,方向向上,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 10m/s 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x 15m,D 正确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 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 6、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BCD案 C解析 将物体的上升过程分成位移相等的两段,设下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据逆向思维可得:t 2 ( 1) ,又知,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度大小弹回(撞击所需2时间不计),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 t2t 1且 t1t 2 ,由以上几t( 1)t / 确答案为 8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 出一个球,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 4 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出点算起,取 g10m/s 2)()A BC D案 C解析 假 设某时刻刚好有一球 A 抛出手,由 题意知空中有 4 个球,过 有 7、一个球落在手中,那以 A 球过 入手中,A 球上升到最高点只需 h 2二、非选择题9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 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 h(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 N 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 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m,重力加速度 g_m/s 2.答案 h2(N2) 2h/9析 因 为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第一滴水下落的 8、时间为 3t,则有h g(3t)212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下落的时间为 2h g(2t)2h h 9 59又(N2)t T故 g 2(N2) 2h/B 长 15m,上端挂起,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如图所示,求全杆经过离杆下端 B 为 5m 处的 O 点所需的时间( 取g10m/s 2)答案 1s解析 直杆 过 O 点的时间等于直杆上端 A 到达 O 点的时间 时 B 在 O 点下方 15m 处)与下端 B 到达 O 点的时间 h t 2s s010 251011一跳伞运动员从 350m 高空离开直升机落下,开始未打开,自由下落一段高度后才打开伞以 2m/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9、 4m/s,试求运动员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和在空中降落的总时间(g 取 10m/答案 析 设 跳伞运动员下落的高度为 h 时打开伞,此 时的速度为达地面 时速度为 v,由匀变速运动的规 律可得 v 2ghv 22a( Hh ),h 592g a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v 134m/过程中有Hh s hv 2350 5934 4则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的总时间为 tt 1t 22011银川模拟) 王兵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 (查阅资料得知此相机每秒连拍 10 张),记录下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 10m 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是 10、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 取 10m/s2)(1)估算陈若琳和王鑫的起跳速度(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 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 答案 (1)均为 s(2)不是上升阶段解析 (1)由题意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 th,起跳速度 为 有:hv 0t s(2)上升 时间为 以此时不是最高点,还处于上升阶段、B 两棒长均为 L1m,A 的下端和 B 的上端相距 x20m,若 A、B 同时运动,A 做自由落体运动,B 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 0m/s ,求:(1)A、 B 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答案 (1)2)析 (1)设经过时间 t 两棒相遇由 v 0t 2得 t s040(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 棒做初速度不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棒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设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为 t,则(v 22其中 vAgt,v Bv 0t s140。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1-3
相关推荐
resentation 1. A Let’s learn ( 1) 教师指着自己说: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Look at me.,指着 自己的眼睛说:This is me eye.,用同样的方法依次介绍 face, ear, nose, mouth ,引导学生学习单词。 注意 :教师在介绍的时候 应指着自己身体各个相应的部位。 ( 2)教师再次借助动作和表情
ss Li. 【 Sorry 的用法】 Sorry 表示“对不起”或“抱歉” 用于对自己的过错 失误 不能做某事或者不能提供对方的请求时常 用 sorry或者 I39。 m sorry来表示。 例如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你能拼一下你的名字吗 I39。 m can39。 t. 对不起 我不能。 What39。 s th
s the subject.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 we use “ to do” as the subject: It is + adj. + (for sb.) to do But in the pattern “It is no use/ no good doing” we use “doing” as the subject. Eg. It
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 如果你会表演了,也 就读懂了。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 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
1、、选择题1(2011烟台高三调研)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 t,刹车位移为 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答案 析 因汽 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x t,可以求12 a、平均速度 ,B、C 正确;又 v可求 正确; 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
5x C. 15x D. 15x 3.不等式 )1(395 xx 的解集是 . 4.已知代数式 73x 与 )1(4 x 的差是正数,那么 x的取值范围是 . 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1) 4)2(325 xx ; ( 2) 12 153 12 xx . 综合运用 6.若关于 x的不等式 mmx 2)(31 的解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