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1-5内容摘要:

1、、选择题1(2011沧州模拟)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 ,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答案 析 选取的计数点间隔较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计数点间的间隔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 A 项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性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用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 2、数,以增大拉力,故 B 错,D 对;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因此 C 项正确2关于游标卡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内径B利用一对内测量爪可测量圆筒的外径C利用一对外测量爪可测量乒乓球的直径利用深度尺可测量槽或孔的深度答案 析 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可测圆筒的内径,外测量爪可测圆筒的外径,深度尺可测槽或孔的深度3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 4 次,测得数据分别为 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A BD案 C解析 直接测量结果有三位有效数字,求平均值时仍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是不可靠数字,只能保留 1 位不可靠数字,110 3、0所以结果应为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A交流电压不稳定B永久磁铁磁性太弱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差答案 析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跟电源频率和振动片的固有频率有关一个性能良好的打点计时器振动片的固有频率和使用的交这样振动片发生共振,振幅较大,打点清晰,等时性好,而电压的高低直接影响振动片的振动强弱,即振幅的大小,而不影响振动片的振动周期,故也不影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永久磁铁的磁性能影响打点痕迹的轻重,即点迹的清晰度,并不影响打点的周期,综上所述,引起打点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C、D 两选项所述,故答案应为 C、D 两选项二 4、、非选择题5(2011泸州模拟) 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游标卡尺,这种“新式”游标卡尺上的刻度与传统的游标卡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中游标尺的刻度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便于正确读数已知某“新式”游标卡尺的 10 分度游标尺总长 式”游标卡尺测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则该物体的厚度为_答案 析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其精度为 尺上读出整毫米数为 31标尺读数为刻度数乘以精度为 5物体的厚度为 31(2011贵阳模拟)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_( 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 G、H)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 5、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平板无滑轮的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答案 见解析解析 A 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C 中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D 中应先断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停止工作,E 属于多余步骤应补充 G 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H 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正确合理的顺序应为B、 F、C、A、D、G、1) 用游标卡尺 (卡尺的游标有 20 等份)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 6、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_2)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实验得到,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得 A 到 B 和 B 到 C 的距离分别为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B 点的速度大小为_m/s.答案 (1)2)析 (1)读数12)sa m/s 210 2 m/s图所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 50打下A 点到打下 D 点,共 13 个点迹,历时_s当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低于 50,如果仍用 50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 7、物体的真实值_答案 纸带的速度在减小大解析 由于点迹右端密集,说明纸带的速度在减小;A 点到,对应的时间是 t12交流电的频率低于 50,打点计时器打一次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 此用 时间计算得出的速度偏大9(2011南昌模拟)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_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答案 析 v 4 m/10 x 2x 2x 1x 3x 2x 4x 3x 5x 4x 6x 5 9m/ s 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 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s 9、 12s 23s 34s 45s 56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原理类似(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_m/s ,小车的加速度 a_m/s 2. (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答案 (1)打点计时器 (2)析 可把小车的运动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m/ss;求加速10 22s 56s 45s 34)(s 23s 12s 01)9,(10 2(102 9a, 解得 as 2011兰州模拟) 如图(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 10、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b)中 a、b、c 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 c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 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 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 b 段纸带中的_(3)如果取重力加速度 10m/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答案 (1)2)区间 4(3)1 1解析 (1)图中相邻两个点时间间隔 t纸带数据中利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a ,即加速度大小 cm/ s 2(2)打 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 对应连续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s2m b 段中说明此两段区间小车仍在加速, 且加速度为 s 43区间 4 内加速度变化, 知在区间 5 小车减速,故在区间 4 速度达到最大(3)设重物质量 M, 小车质量 m,所受摩擦力 小车在 a 段,对于重物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 f(Mm)a 1 (其中 s 2),在 c 段重物着地后,对于小车: f(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