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3-3-2内容摘要:
1、、选择题1(2011山东) 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答案 析 本 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和晶体、液体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分子动理论、晶体、液体特点的识记液体分子的势能与体积有关,A 正确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B 错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非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错 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露珠呈球形,D 正确2(2011泰州模拟)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 2、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一定是多晶体答案 C解析 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所以 A、B 错 ,C 对单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换言之,某一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该物质一定不是单晶体,所以 D 错3(2011湖北八校联考)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排斥作用产生的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气体 3、的压强就是大量的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D当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答案 C解析 气体的 压强是气体分子热运动产生的,且压强大小 p ,则 ,C 对;压强大小微观上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分子 热运动 平均速率越大,单位体积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 压强越大),与外界的状态等因素无关,则 B、D 错4(2011福建) 如图所示,曲线 M、N 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t,纵轴表示温度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 线 M 的 表示固液共存状态曲线 M 的 、曲线 N 的 均表示固态D曲线 M 的 、曲线 4、 N 的 均表示液态答案 B解析 本 题主要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晶体与非晶体间关键区别在于晶体存在固定的熔点,固液共存态时吸热且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B 正确5(2011肇庆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状态 a 等压膨胀到状态 b 的过程这个图象是()答案 C解析 根据 恒量,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温度升高,且体积与项 C 正确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汽缸的活塞,使汽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和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温度总能与外界大气的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外界大气压强 5、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答案 D解析 取活塞及汽缸为研究对象,其重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无论气体怎样变化, 弹力不变,其长度不变, A 错;p 气 p 0 ,大气压强 缸 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知气柱变短,即汽缸上底面离地高度变小,B 错;气体压强 不变,温度升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知体积增大,气柱变长,知 C 错, D 对7(2011绵阳模拟) 一个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个绝热的活塞将它隔成 A、 B 两部分空间,在 A、B 两部分空间内封有相同质量的空气,开始时活塞被销 6、钉固定,A 部分的气体体积大于 B 部分的气体体积,两部分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若拔去销钉后,达到平衡时,A、B 两部分气体的体积大小为 B,则有 ()AV AV B BV A A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答案 B解析 因 为拔出销钉前两部分气体质量相同,A 部分气体的体积大于 B 部分气体的体积,又因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故根据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可知 A 部分气体的压强小于 B 部分气体的压强若拔去销钉,则活塞(A 部分气体一侧)移动,活塞对 A 部分气体做功,导致 A 部分气体温度升高;B 部分气体对活塞做功,导致 B 部分气体温度降低;直至两部分气体的压强相等时活塞达静止状态,这时 A 部分气体温度 7、高于 B 部分气体温度所以 A 部分气体体 积大于 B 部分气体体 积,选项 B 正确pT 图象,对应的pV 图象应是 ()答案 C解析 在 pT 图象中 原点,所以 等容过程,体积不变,而从 A 到 B 气体的压强 增大,温度升高, C 正确;B C 为等温过程二、非选择题9(2011山东) 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 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 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 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 C 中水银面在 O 点处,右管 D 中水银面高出 O 点 4后将 ,上下移动 D,使 C 中水银面仍在 O 点处,测得 D 中水银面高出 O 点 4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 1 个标准大 8、气压,1 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76求恒温槽的温度此过程 A 内气体内能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填“吸热”或者 “放热”) 答案 (1)364K(2)增大吸热解析 (1)设恒温槽的温度 为 题意知 73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 p 0p2p 0联立式,代入数据得64K( 或 91)(2)增大 吸 热10(2011海南) 如图,容积为 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 管中水银面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大 9、气压强为 力加速度为 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 答案 1 析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0p 0( 2)解得:p 11 2011潍坊模拟)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的厚度不计,在 A、B 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 A、B 之间运动,A 左侧汽缸的容积为 、B 之间容积为 始时活塞在 A 处,缸内气体压强为 大气压强),温度为 297K,现通过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恰好移动到 B.求:(1)活塞移动到 B 时,缸内气体温度 2)画出整个过程的 pV 图线;(3)阐述活塞由 A 到 B 过程中,缸内气体吸热的理由答案 (1)363K(2)、( 10、3)见解析解析 (1)活塞由 A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先做等容变化,后做等压变化由气体方程得: , A B363K.(2)如图 所示:(3)气体在 缓 慢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活塞由 A 移动到 B,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12(2011厦门模拟) 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压强为 0503 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上方缓慢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然后将汽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27.(1)求汽缸内气体的最终体积;(2)在如图所示 pV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汽缸气体的状态变化( 大气压强为 05答案 (1)0 32)见解析图解析 (1)在活塞上方倒沙子的 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对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 0 30 30 527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 2/273 1270 32730 3 )把整个物理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画在 pV 图上,如 图所示。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3-3-2
相关推荐
k. The child runs home ______ a hurry. 3. There are a lot ______ sheep on the hill. 4. Wele ______ our class, Tom! 5. Are you looking ______ your eraser? 6. ______ the moment, the students are having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B 的主要内容是复习、巩固 “日期的询问和应答 ”;学会谈论自己、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并学会自己安排作息时间。 过程与方法 采用 Classifying和 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 (课内外活动、日程行事历 )或制作课件 (反映课内外活动 )等来展开课堂教学、 Pair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游戏等小组活动,复习、巩固
学生观察教室里存在的角,列举生活中看到的角 :课桌棱角、三角板的角、家里衣架上的角等,引导学生去观察,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授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三、创造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并没有很大联系和约束。 如加减乘除在单独学习和运用时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 第二封家书 结合第一封信,理解坚强的含义。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 现: (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