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3-4-5内容摘要:
1、、选择题1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 2 倍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答案 A解析 因 为相邻两条亮线( 或暗线)间的距离 x ,其中 d 为两个L 为缝到屏的距离, 为光波波 长,可 见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A 正确, B 错误,C 错误因为 红 蓝 ,所以 x 红 x 蓝 ,故 (2011北京海淀模拟)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A测量 2、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B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 30 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 t,并由计算式 T 求得周始摆动时振幅过小D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答案 解析 由 T2 得 g l,g 值偏大说明 l 偏大或 T 偏小把悬2使 l 偏小,g 值 偏小,A 错;摆球第 30 次通过平衡位置时, 实际上共完成 15 次全振动,周期 T ,误认为 30 次全振动,小引起 g 值明显偏大,B 对;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C、D 错误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 1 与折射角 2 作出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他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线从空气射 3、入玻璃的折射现象B玻璃的折射率为 璃的折射率为 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案 析 1.5n ,所以选项 C 对,B 错又 12,所以光 对由 知 D 正确1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答案 析 单摆实验 的精确度取决于实验装置的理想化程度及相关物理量的测量精度适当加大摆线长度,有利于把摆球看成质点,在摆角小于10的条件下, 摆球的空 间位置变化较大,便于观察,A 4、对摆球体积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大,对质量相同的摆球其影响越大,B 错摆角应小于 10,C 对 本实验 采用累积法测量周期,若仅测 量一次全振动,由于球过平衡位置时速度较大,难以准确记录,且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太短,偶然误差较大,D 错 5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内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如图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M 为竖直线光源、N 和 O 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 为像屏现有四种带有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的正确选择是()N 应选 3,O 应选 4 BN 应选 1,O 应选 2CN 应选 1,O 应选 4 DN 应选 3,O 应选 2答案 B解析 实验 中所用双缝要跟竖直 5、线光源平行,而且单缝靠近线光源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A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 3 和 距离应适当取大些为减少测量误差,P 1、P 2 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尽量大些C若 2 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2 的像D若 2 连线与法线 角较大时,有可能在 发生全反射,所以在 侧就看不到 2 的像答案 A解析 2的距离、P 3和 减小作图时的误差P 1、 不能达到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某同学测得 g 值比当地标准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A测量摆长时忘记加上小球半径B振幅过小C将摆长当成了摆线长和球直径之和D摆球次数多记了一次E小球不 6、是在竖直平面内摆动F摆球质量过大,空气阻力影响所致答案 析 因 为 T2 ,所以 g ,由 g 的表达式可知 g 测 偏大的原2l 测 偏大或 T 测 偏小,可知 C、D 正确, A 错;小球做圆锥摆的周期T2 T 摆 ,故 E 正确;因为单摆周期和振幅与摆球质量无关,故 错8(2011 桐城模拟)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缝到光屏间的距离 l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分划板在图中 A、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中所给出,则:(1)分划板在图中 A、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_x B_相邻两条纹间距x_2)波长的表达式 _(用 x、l、d 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_m ;(3 7、)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填 “变大” “不变”或“变小”)答案 (1)2) x0 7)变小解析 (1)游标卡尺读 数时一是注意精确度,二是注意主尺读数应为游标尺零刻度线所对主尺位置的读数;三要注意单位,无论是主尺读数还是游标尺读数要以 单位读取本题中还要注意主尺上的数字的单位是是 x B(1.1)6(2)由 x x 03 m0 7 0 )从 x 可知,波长越长的光,干涉条纹间距越大根据频率、光率越大的光,波长越短,所以干涉条纹间距越小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一次实验光路图,N、垂直于法线 分别交于 N 和 射点为 O,取 F,用刻度尺量出 F 的长度,则折射率 8、 n1 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可量出 F 的多组数据现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数据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次数 1 2 3 长度平均值 数 MN/F/cm n (填“甲”或“乙”或“都正确”) 答案 乙解析 本 题测的是折射率 n,应对每一次求得的折射率求平均 值,而不是对长度或入射角、折射角的正弦取平均值10(2011重庆模拟)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为防止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形成“圆锥摆” ,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双线摆测出摆线长度为 L,线与水平横杆夹角为 ,摆球半径为 ,则此地重力加速度为_;某同学用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时,主尺和游标 9、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半径 r 为_答案 r析 单摆 的摆长为 lr,由周期公式T2 ,此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2r 211(2011温州模拟)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 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 4 枚(P 1、P 2、 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面上画出直线 示镀银的玻璃表面,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 2(位置如图所示 )用 2 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 4。 试在题图中标出 10、 4 的位置(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 1 与折射角 3)写出用 1、 2 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 n_.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在 侧观察 2(经 射、 射,再经 射) 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 得 1、让 1、插上 它挡住 像和 3、2)过 2作直线与 于 O;过 4作直线与 于O; 利用刻度尺找到 中点 M;过 O 点作 垂线 M 点作 的垂线与 交于 N,如图所示,连接 1, 2(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 n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的距离 d 的大小恰好是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双缝到毛玻璃间的距离的大小由图中的毫米刻度尺读出, 如图丙所示;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 如图甲)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亮条纹(如图乙所示) ,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图戊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移动,直到对准第 7 条亮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图己所示) ,由以上测量数据求该单色光的波长答案 8 107 m解析 根据条 纹宽度公式 x 可知,波长 x,只要根据题目ld 丁图可直接读出d、己可知,两条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x m810 7 m。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3-4-5
相关推荐
1、、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让一束光线从小孔射入无尘埃的暗室里,则在暗室里的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这束光B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背光面总要形成本影区和半影区C据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可以确定该点光源的位置D医院里的无影灯不会形成影答案 C解析 我 们能够看到光线或物体的存在,是因为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或物体发出或物体反射的光线均可引起视觉在无尘埃的暗室里
——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 —— 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 —— 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 —— (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B、“是我打搅了你吗。 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
1、、选择题1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波长是相同的B声波的频率越高,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C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即它可以发生衍射D人能辨别不同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证明声波不会发生干涉答案 C解析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其波长不同,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则 A、B 均错误 ;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 现象, C 正确,D 错误2(2011北京)
李娜 vs 科维托娃 2 1/4 决赛 6 月 1 日 李娜 vs 阿扎伦卡 1 半决赛 6 月 2 日 李娜 vs 莎拉波娃 1 决赛 6 月 4 日 李娜 vs 斯齐亚沃尼 3 你能算出 7 场比赛李娜平均每场 Ace 球的个数吗。 (可用算术平均数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简化算术平均数。 整理数据成下表后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Ace 球数 /个 0 1 2 3 频数 1 3 1 2
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文表达观点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 段和第②段的关系是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③段和第段陈述的对象。 (2分)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
1、、选择题1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 a 与物体质量 m 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应选()Aam 图象 Bma 图象Ca 图象 D. a 图象1m 1m答案 C解析 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速度的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两者可能成反比,则用 a 图象更容易判断1果 a 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1体的加速度 a 与质量 m 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