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4-3内容摘要:
1、、选择题1在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就会双眼紧盯着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着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较大,易于判断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C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向心加速度较大,易于判断D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答案 B解析 树 木开始倒下时,树各处的角速度一样大,故 A 错误;由 vr 可知,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判断树倒下的方向,B 正确;由 a 2r 知, 树梢处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方向指向 树根处,但无法用向心加速度确定倒下方向,故 C、D 均错 2、误2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是()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D滑动摩擦力答案 B解析 重力和支持力垂直于水平面,不能充当向心力,充当向心力的是静摩擦力3(2011镇江模拟),A、B 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 B 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A圆盘对 B 及 A 对 B 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对 B 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 对 B 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圆盘对 B 及 A 对 B 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圆盘对 B 的摩擦力和向心力答案 B解析 A 随 B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需的向心力由 B 对 A 的摩擦力来提供,因此 B 对 A 的摩擦力指向圆 心, 3、A 对 B 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圆盘对 B 的摩擦力指向 圆心,才能使 B 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所以只有选项 B 正确4(2011长沙模拟)如图所示,螺旋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P、Q 为对应的轨道最高点,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且能过轨道最高点 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线速度 vp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角速度 道对小球的压力 Q答案 B解析 轨 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始终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从 P 运动到 Q 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可判断 知 错误5.(2011桂林模拟) 如图所示,某游乐场有一水上转台,可在水平面内匀速转 4、动,沿半径方向面对面手拉手坐着甲、乙两个小孩,假设两小孩的质量相等,他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小孩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某一时刻两小孩突然松手,则两小孩的运动情况是()A两小孩均沿切线方向滑出后落入水中B两小孩均沿半径方向滑出后落入水中C两小孩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发生滑动而落入水中D甲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转动,乙发生滑动最终落入水答案 D解析 在松手前,甲、乙两小孩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均由静摩擦力及拉力的合力提供,且静摩擦力均达到了最大静摩擦力因为这两个小孩在同一个圆盘上运动,故角速度 相同,设此时手上的拉力为 对 甲:Ff mF TR 甲 对乙:F TFf mR 5、 乙 ,当松手时, ,乙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故乙做离心运动,然后落入水中,甲所受的静摩擦变小,直至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相等,故甲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 D 正确第 6 题图6如图甲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当竖直杆以角速度 转动时,小球跟着杆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图乙中关于 与 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答案 解析 对 小球受力分析后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设绳长为 L,小球质量为 m,则 m( 2,得 2 ,再利用极限据当 0和 90时 别为 1 和 0 即可判断出 的变化规律应为 D 图7(2011安徽) 6、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 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 A 点和曲线上紧邻 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 叫做 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以速度 0 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 )A. B. 案 C解析 本 题考查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相结合的知识以 P 点速度vPv 0知识在 P 点处重力提供向心力,即 mgv /g ,故 C 正确22011鸡西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 7、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运动周期相同B运动的线速度相同C运动的角速度相同D向心加速度相同答案 析 对两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和绳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F 合 m( )2rm rma r2 、 、v 、hg gh 于两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所以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不同,而周期和角速度相同,故 A、C 正确,B 、D 错误二、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 A、B 用长 l细绳悬于以 v 4m/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小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的张力 g 取 10m/答案 3: 1解析 当小 车突然停止运 动时,B 球立即停止,所以 F 8、B 球由于惯性将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Am ,A3A:110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住一定质量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在两个这样的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已知两球转动的角速度大小相同,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7和 53.则 a、b 两球的转动半径 0.8)答案 9 16解析 考查 水平面内的 圆周运动,绳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几何关系用绳长表示圆周运动的半径,由于角速度大小相同,由 F 以求出半径之比 11 月 17 日广州亚运会体操男子单杠决赛中,中国小将张成龙问鼎冠军张成龙完成了一个单臂回环动作后恰好静止在最高点,如图所示设张成龙的重心离杠 l 9、重 认为单臂回环动作是圆周运动(g 10m/试求:(1)达到如图所示效果,张成龙的重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2)张成龙在最高点与最低点时对杠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答案 (1)s(2)510N 2550N解析 (1)根据机械能守恒,设张成龙在最低点的速度为 v,则h2v 2 2 m/s1(2)在最高点张成龙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杠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10成龙对杠的作用力为 杠对张成龙的作用力为 mgNmgm 2550成龙对杠的作用力为 2011淄博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 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 R,A 端与34圆心 O 等高, 水平面,B 端在 O 的正上方一个小球自 由下落至 A 点进入圆轨道,到 10、达 B 点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求:(1)释放点距 A 点的竖直高度;(2)落点 C 与 A 点的水平距离答案 (1) R(2)( 1) 解析 (1)小球达到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h )小球从 B 点到 C 点做平抛运动,则 R t2 的距离为 xv 得 x 的距离 为 dxR ( 1)2011太原模拟) 如图所示,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将质量 m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 P 点,物块运动到 A 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 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轨道最低点为 O,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 106,圆弧半径R 点距水 11、平面的高度 h物块离开 C 点后恰好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经过 物块 第二次经过 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 30.8,g10m/s 2)求:(1)小物块离开 A 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2)小物块经过 O 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3)斜面上 C、D 间的距离答案 (1)3m/s(2)43N (3)析 (1)对于小物块 ,由 A 到 B 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v 2 点 时有 2 解得 m/s(2)小物 块在 B 点的速度为 5m/ 到 O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O 12 2NmgN43N(3)物块 沿斜面上滑 时,有 mg vCv B5m/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点历时牛顿第二定律得C、D 间的距离 为 2 2。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4-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