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内容摘要:
1、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 “两天”指的是时间, “下午三点 2、”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答案 析 在本 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 A 错;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B 对;时刻是指某一瞬 间,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C 对;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D 对,故 选 B、C、2012天津河西模拟)下列各种运动中,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一定相等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C竖直上抛运动 D变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对应的加速度不变,是匀 变速运动;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 3、即速度的变化量始终为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加速度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相等,D 正确3(2012北京朝阳模拟)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 时间(x 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 C解析 位移 时间图象描述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01s 内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故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由此可知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位移大小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故可知物体做往复运动,C 正确(2012南昌模拟) 4、 如图为两个物体 A 和 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 vt 图线已知在第 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 在 B 前 3m 处CB 在 A 前 3m 处 DB 在 A 前 5m 处答案 C解析 在 03s 内,物体 A 的位移为 6m,物体 B 的位移为3m,在 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说明出发 点 B 在 A 前 3m 处,(2012九江模拟),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 5、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 为L10圆筒沿逆时针方向 (从俯视方向看) ,以 2r/s 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向上10cm/s B向上20cm/下10cm/s D向下20cm/s答案 D解析 由 圆筒沿逆时针方向知条纹低端由左向右移动,由于视觉暂留现象,我们感觉到右端条纹在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圆筒转动一圈,用时 觉 到条纹竖直方向向下运 动 L,因此向下运动速度为 20cm/s,故选 2012杭州模拟) 某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从静止开出 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 一直线行驶,各车均先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 6、速直,达到速度 v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都匀速行驶后,相邻两车距离均为 s,则相邻两车启动的时间间隔为()A. B. C. va sv 案 C解析 因 为汽车加速运动的位移都是相等的,故汽车之间的距离就是汽车提前启动的时间内匀速运动的位移,由 s C 项正确7(2012长春模拟)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 v 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x1,x 2 和 t1,t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B. Dvx2案 析 由 题意可知物体加速和减速时最大速度相同,根据x vt,v 知选项 7、 确;由于 a 2以 ,(2012上海十三校联合模拟)一个质点沿直线 向做加速运动,离开 O 点的距离 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42t 3(m),它的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 v6t 2(m/s),则可知该质点在 t2s 时的瞬时速度和 t0 到 t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m/s,24m/s B12m/s,24m/24m/s,8m/s D24m/s,10m/s答案 C解析 当 t0 时, 对应 m;当 t2s 时, 对应0m ,t0 到 t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8m/s,t 2s 时瞬时速度 v6t 224m/s, C 正确2012信息卷) 酒后驾驶之所以存在许 8、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m 制动距离/m/s)正常 酒后15 4.2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 汽车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发现前方 40m 处有险情,则驾驶员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10m/中 x 为 案 解析 由 题知,汽车的运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 9、直线运动,并且制动时的加速度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无关,为定值观察表中数据可知,A 、B 正确;取一组数据代入 v 221a m/s 2,C 错误;x(5)5227.5m 正确10(2012信息卷)2011 年 5 月 6 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中国新疆喀什成功举行了代号为“天山2 号(2011)”的联合反恐演习如图为武警战士演习解救人质时,从悬停在空中离地 116m 高的直升机上沿绳下滑的照片,为确保安全,武警战士向下加速的最大加速度为 8m/下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 2m/要求武警战士着地的速度不大于 6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警战士在空中下滑的最短时间为 警战士在空中下滑 10、的最短时间为 警战士在空中下滑的最大速度为 20m/警战士在空中下滑的最大速度为 答案 析 由 题意知,武警战士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加速下滑,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减速下滑,着地时速度为 6m/s,这样的下滑过程所需时间最短,设武警战士在空中下滑的最大速度为 v,加速段的加速度为 a,减速段的加速度为 a,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h 得 v20m/s,C 项正确,D 项错误;设武警战士在空中下的最短时间为 t,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t ,解得 tva v 正确,A 项错误第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6 分 )继“嫦娥 2 号” 11、卫星的成功发射,2011 年 11 月 1 日我国再次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如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 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 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火箭的加速度大小 a_m/s 2,火箭在照片中第 2 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v_m/s.答案 8 42解析 由 题图知每厘米代表 m20h 2h 1()(40) 20m m/m/s 2 m/s42m/0512(6 分)(2012合肥模拟)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50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 0,1, 12、2,3,4,5 共 6 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最小分度为 刻度尺,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 _m/s,小车的加速度是 a_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析 v 2 m/ss ,0 220.1 ss,由 v4v 2a2 T 得 as 0 226 分)(2012天津河西模拟)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 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打点先后编为 0,1,2,3,4,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 A、B、C 、D 四段纸带回答:在 B、C 、D 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打 A 纸带时,答案 C 析 物体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xx nx n1 ,对比前两段的位移得x6x 23 3x。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相关推荐
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例如,用 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 【自我诊断】 ●基础题 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 D、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
学方法 ,通过数学比较、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引入 DNA指纹技术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认知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打下基础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 课本本节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_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课堂基础检测】1.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D.基因是控制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的(
“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 (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 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
加一滴质量分数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焙花青—铬钒法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方法 将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匀。 焙花青—铬钒溶液的配制方法将5g铬明矾[K2SO4Cr2(SO4)24H2O]加入9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0.1g焙花青,混匀并加热至沸腾,煮沸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