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DNA 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 2) DNA 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 DNA的什么部位。 ( 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对位于 DNA的什么位置。 ( 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 DNA 分子两条链的方向的问题 ,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有学生提出根据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两条链的末端分子并不一样。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重新认识 DNA 分子的结构。 【例 5】 模型构建,小组合作检验概念教学效果,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物理模型提供直观的印象,是非常吸引学生的感性材料。 建模活动还可以检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模型建构:每个四人小组自备材料用具。 每个小组组装一个含有 20 个碱基对的双螺旋 DNA 分子片断。 活动结束后的反思:( 1)当你发现组员出错或者你自己出 错时有什么感受,周围哪个同学的行为让你记忆深刻。 发现什么问题。 最后怎么解决的。 ( 2)你和你的同桌选用的碱基一开始就能正确配对吗。 你的经验是什么。 知识延伸:( 1)各小组 DNA的连接都是正确的吗。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多数小组的模型分子间连接正确,各种小分子的形态、颜色区分明显,比例恰当。 也有个别小组材料准备不充分,如:四种碱基未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区分、磷酸和脱氧核糖没有用形状区分、 DNA没有立体构型等。 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这些错误,说明已经掌握相关知识。 )( 2)你觉得每个小组制作的 DNA 相同吗。 每个 DNA之间的 差异主要在哪里。 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发对遗传信息、 DNA 的多样性、特异性的学习。 (。3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2
相关推荐
1、、单项选择题1 (山西省忻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期中试题)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 (福建省四地六校 2012
加一滴质量分数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焙花青—铬钒法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方法 将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匀。 焙花青—铬钒溶液的配制方法将5g铬明矾[K2SO4Cr2(SO4)24H2O]加入9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0.1g焙花青,混匀并加热至沸腾,煮沸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1、5 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P , H BY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 (聂耳
巍巍青山两岸走”等运动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然后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必须选择参照物。 最后在学生学会利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学情分析机械运动现象是最普遍、最简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