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选修3-5综合测试题内容摘要:
1、5 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P , H BY,3015 3014 94 21 105 2 73其中()A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 2、子答案 D解析 由电 荷数守恒和 质量数守恒规律可知, X 是正电子, 是质子,故 D 正确2(2012上海模拟) 用 粒子轰击铝核( 在变为磷核( P)2713 3015的同时释放一个 x 粒子,磷核( P)具有放射性,它在衰变为硅核3015( 同时释放一个 y 粒子,则 x 粒子和 y 粒子分别是()3014A质子和电子 B质子和正电子C中子和电子 D中子和正电子答案 D解析 由核反 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 P42 2713 3015n,x 粒子为中子; P e,y 是正电 子,D 正确10 3015 3014 013(2012乌鲁木齐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H C 衰变方 3、程157 1 126 42B. P n 是 衰变方程42 2713 3015 10C. H H 是核聚变反应方程1 21 32D. U 核裂变反应方程23892 23490 42答案 C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出 粒子,称之为 衰变,A 选项错误; 衰 变为 n H e,B 选项错误 ;铀的裂变反应方程为:10 1 0 1U n n,D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23892 10 14456 8936 10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 4、,二者一起向右运动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答案 B解析 因系 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可知最终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运动故 B 正确5(2012太原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大量的氢原子从 n3 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答案 析 太阳 辐射的能量主要是氢核的聚变,所以 A 正 5、确;大量氢原子从 n3 的能级 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 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所以 B 不正确;一束单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这种光的频率太低,波长太长所以 C 不正确; 发生光电效应时,当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光子数越少,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就少,所以答案 D 正确6如图 1 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 I 与 A、K 两极之间的电极 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 2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甲光对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C丙光的频率比 6、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 K 极到电子从 K 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D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答案 析 当光照射到 K 极时,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足够大( 大于极限频率) ,就会从 K 极发射出光电子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值时,电流表 A 中电流就会变为零此时 ,式中 e 为电子的电荷量,U 以丙光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A 正确 对 于甲、乙两束 频率相同的光来说,入射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越多,所以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子数越多因此甲光比乙光强所以 B 正确由于丙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结合光 7、电效应方程 0可知,丙光的频率较大而 对甲、丙两束不同频率的光来说,光强相同是单位时间内,由于丙光的光子频率较高,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所以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就较少,所以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就较少因此 D 错误由于光的吸收和辐射是一份一份的,只要光的频率足够大,发射光电子几乎是瞬时的(10 9 s),发射时间与光的频率无关因此 C 错误7(2012深圳模拟)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 群处在 n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波共有()A一种 B两种C三种 D四种答案 B解析 由 题意知,处于 n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 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种类是 3 8、,即 3 到 2(光波的能量 为 3 到nn 121(光波能量 为 2 到 1(光波能量为 金属钾的逸出功为 能从金属 钾表面打出光子的光波只有两种,B 选项正8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 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 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 m,渔船的质量为 ()A. dd mL d mL dL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设该同学在 t 时间内从船尾走到船头,由动量守恒定律知,人、船在该时间 内的平均动量大小相等,即 m M ,又 s 人 d,得 9、 M d2012天津十二区县模拟)一个 X 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由于质量亏损放出的能量为 E,核反应方程是 X H ;Y 可以通过释放一个电子而转化为质31 42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是氢的同位素B. U 可以俘获 Y 发生裂变反应23592C核反应 X H 中亏损的质量为31 42 H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31 42答案 析 由于 Y 释放一个 电子转化为质子,可以判定 Y 是中子,根据 X 核与氚核的反应可判断 X 是氘核,故 A 正确;用中子轰击铀235 可发生裂变反应,故 B 正确;由质能方程 E得 mE / C 正确;X 核与氚核的反应在太阳内部可以发生,故 D 错误10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3木板,木板上有质量为 m1物块它们都以 v4m/s 的初速度反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且木板足够长,s 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C做匀速运动 D以上运动都有可能答案 A解析 当木板速度 为 s 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v 1,解得 s,方向向左,可见物块已经向左匀加速运动,选项 A 正确第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 分)(2012信息卷)氦 3 是一种十分清洁、安全的能源,开发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 3 资源,对人类社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 11、意义研究发现在太阳内部两个氘核可聚变成氦 3,已知氘核的质量为 子的质量为 质量为 u 释放的核能为 两个氘核聚变成 述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_答案 (1)2 H n2 10解析 由 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核反应方程为2 H n;在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21 32 10m22(6 分) 在做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入射球 A 与被碰球 B 的质量之比为 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 pAp B答案 1 2解析 考查 碰撞中动 量守恒表达式的应用 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的动量之比为 AN 32 213(6 分)(2012信息卷)某种紫外线波长为 300紫 12、外线光子的能量为_J金属镁的逸出功为 019 J,则让该紫外线照射金属镁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J(普朗克常量 h1034 Js)答案 1019 0 20解析 该 紫外线光子的能量为 Ehh 0 19 km 0,让该紫外线 照射金属镁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0 20 述计算题(共 4 小题,共 4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 分)(2012信息卷)爱因斯坦提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时,实验测量尚不精确,加上这种观点与以往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并未立即得到承认后来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用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这项工作成了爱因斯坦方程式在很小误差范围内的直接实验证据密立根的实验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由此计算普朗克常量 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 h 相比较,以检验爱。2012年高考走向高考课后练习一轮资料 选修3-5综合测试题
相关推荐
DNA 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 2) DNA 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 DNA的什么部位。 ( 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对位于 DNA的什么位置。 ( 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 DNA 分子两条链的方向的问题 ,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
1、、单项选择题1 (山西省忻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期中试题)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 (福建省四地六校 2012
加一滴质量分数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焙花青—铬钒法 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方法 将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匀。 焙花青—铬钒溶液的配制方法将5g铬明矾[K2SO4Cr2(SO4)24H2O]加入9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0.1g焙花青,混匀并加热至沸腾,煮沸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 (聂耳
巍巍青山两岸走”等运动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然后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必须选择参照物。 最后在学生学会利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学情分析机械运动现象是最普遍、最简单,也
由微观粒子构成(包括分子和原子) 看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放手上学生去说,可以说出差不多的答案,多让几个学生回答。 整理笔记 第 2 页 共 2 页 (三)感受微观粒子的“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到底有多小,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教材上 P48材料。 追问:目前全世界大约有 70多亿人,算一下得数多长时间。 问题回顾:一瓶水够不够分给全世 界的人。 课件展示(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