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巍巍青山两岸走”等运动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然后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必须选择参照物。 最后在学生学会利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学情分析机械运动现象是最普遍、最简单,也。3-1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 (聂耳
1、5 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P , H BY
DNA 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 2) DNA 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 DNA的什么部位。 ( 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对位于 DNA的什么位置。 ( 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 DNA 分子两条链的方向的问题 ,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
由微观粒子构成(包括分子和原子) 看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放手上学生去说,可以说出差不多的答案,多让几个学生回答。 整理笔记 第 2 页 共 2 页 (三)感受微观粒子的“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到底有多小,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教材上 P48材料。 追问:目前全世界大约有 70多亿人,算一下得数多长时间。 问题回顾:一瓶水够不够分给全世 界的人。 课件展示(板书)
1、、单项选择题1.(江西省临川一中等 2012 届高三联考)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解析: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其速度肯定变化,但其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等,选项A 错误;只有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力才指向圆心,选项 B 错误;若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选项 C 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